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8版:人文·图书新闻`
3  4  
PDF 版
· 他有一双
卡夫卡、尼采式的眼睛
· “淘气包马小跳”来了
· 《藏地白皮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有一双
卡夫卡、尼采式的眼睛

——追忆王元化先生
  王元化的去世还是令人吃了一惊(5月9日在上海去世),近年来虽然他病患缠身,夫人张可去世后精神也一落千丈,但在朋友们的眼中,他是个生命力顽强的人。他住在庆余别墅时,记者与钱理群、郜元宝、刘景林、李庆西等一同去拜访了他,那一次他与大家聊的时间很长。在座的钱理群和郜元宝都是学有专攻的著名学者,但在他面前也着实恭敬,一来为尊老,二来是真心佩服他的学术为人。只有新华文轩出版集团的总经理刘景林年轻气盛,摇晃着脚对王元化先生说,哎,你快把回忆录写出来吧,再不写要来不及了。在座几个都不仅大吃一惊,因为王元化先生并不是他的好朋友钱谷融那样的好好先生,翻起脸来也有点让人吃不消的。谁知王先生对此倒毫不在意。钱理群出来后笑着说,我其实坐在这老先生面前挺拘束的,生怕他问出什么我答不上来的问题。前不久,郜元宝到杭州,还提起这事,笑说如果我们这样对王先生说话,他是会生气的。这话也只有一个星期的样子,王先生就突然离去,刘景林发来短信云:大树倒下……

  可能在一般读者中,王元化并非十分知名人物,但在文化学术界内却是被公认为学贯中西的领军人物。当时德里达刚去世不久,而德里达来上海时,有关方面特意请王元化先生与他对谈。记者对两位学者的谈话非常感兴趣,所以才有了这次上海的拜访,并且有幸就住在他的隔壁。问及这次“濠上之辩”中,德里达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认识,王元化虽因化疗之故不停擦汗,但还是仔细作了回顾,记者很佩服老先生的记忆能力。

  他的好朋友钱谷融先生说,王元化最大的特点是,他总是在思考问题,很认真很专注。他的眼睛是一双专注的眼睛,跟尼采、卡夫卡、茨威格很相似。他的思想比较容易集中,所以考虑问题比较深入。后来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董事长黄育海作东,在庆余别墅请来钱先生和王先生一起吃饭,两位老人虽然基本上聊的是各自的老伴和病体,但听得出,他们对当下的文化界动向仍是十分关注。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王元化开始文学批评活动,《文学沉思录》中一系列关于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研究方法的论述,迄今被许多研究者视为启迪新智、开拓思路之作。所著《文心雕龙创作论》,是十年动乱结束后,我国文艺理论学界和古典文学研究界影响最大的重要著作之一,既对《文心雕龙》全书的理论体系作了思辨分析,又第一次将这部古典名著所包含的思想和观念,上升到与西方文艺理论交流对话的层面。90年代后他更为关注文艺学、哲学,代表作包括《传统与反传统》等一系列论著。《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书后》等文,是反思现代思想的最早文章,敏锐地发现知识人思想与命运的痛苦根源,引发了当代思想界的反思活动。

  他在2004年出版《清园近作集》时已年至八十,又体弱多病,以为这是最后的著述了,在序言中说:“ 人的一生真是时间苦短。当我开始懂事时,正是国家危难之秋。这十多年就在战争的烽火中度过。解放后,又是陷入了频繁的政治运动。等到我得以平反,转眼已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真正能从事自己所向往的工作,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一过,已没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了。因此,现在能够奉献给读者的未收集的新作,只是这样一本薄薄的著作。我是一个过渡时代的人物,自知不可能做出什么丰功伟业。但我仍黾勉以赴是为了什么呢?我记得一位前哲作过这样的警示,不要“像白蚁一样一路吃过去,留下来的只是一排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应做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哪怕只是一点极微末的贡献也不要紧,只要是真诚地去做,锲而不舍地去做就行了。”

  王元化主要著作

  《文心雕龙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沉思录》上海文艺出版社

  《思辩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

  《清园夜读》海天出版社

  《读黑格尔》江西百花洲出版社

  《九十年代反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九十年代日记》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报记者 文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图书新闻` D0008 他有一双
卡夫卡、尼采式的眼睛
2008-5-13 F752A70946A550824825744700258461[A1-文敏≈B1-文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