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大地震·浙川情浓
3  4  
PDF 版
· 班里来了灾区同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震后余生的孩子辗转浙江投亲靠友,走进异乡校园
班里来了灾区同学
■本报通讯员 周芸 周绍斌 周华诚 钟成 刘晓航 周雨文 本报记者 徐洁 韩兢 薛建国 李玲玲
  经历了可怕的地震,失学9天以后,几个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来到浙江,重新走进了校园,拿起了书本。他们有的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有的被夺走了家园,辗转来到浙江投靠亲人后,在陌生的异乡重新感受到熟悉的亲情。

  浙江各地的一些学校破格接收了这些经历了生死劫难的孩子,并为他们免除了学费、杂费、午餐费,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

  在宁波

  姐弟俩的故事让宁波孩子流泪

  10岁的廖馨婷和7岁的王伟是对表姐弟,姐弟俩3天前才离开四川绵竹重灾区,由老乡带到宁波交给他们打工的父母。昨天,他俩已经在宁波戎徐小学的教室里上课了。

  昨天下午,记者在学校403班教室外的走廊上见到姐姐廖馨婷时,她正在和同学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她做“老鹰”。班主任杨老师说:“我就怕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会自闭,会难过。”

  廖馨婷原来是四川绵阳兴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父母十几年前就到宁波打工,她和表弟一直留在老家读书。

  地震那一刻,成为小馨婷挥之不去的可怕记忆。“那时候我正和同学们在教室里看书,我们刚睡过午觉,还没开始上课,房子突然摇了起来,我们的书、铅笔盒都掉在了地上。老师大叫一声:快跑,我们就全部冲出去了。”廖馨婷说,等大家都逃到操场上,转身就发现两层楼的教学楼整个塌了下来,有些跑得慢的同学还受伤了。“我也吓哭了,同学们都哭了,真的太可怕了。”小馨婷的眼睛又一次湿了,围在她周围的宁波同学,有些掉下了眼泪。

  以后的几天,她和家人都睡在临时搭的帐篷里,“我的二婶遇难了,其他人都平安。在我们那里,像我们这样的情况,已经算很好了。我一定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读书。”小馨婷说。

  班里来了特殊的学生,老师同学都特别关心。廖馨婷用的新书包、新文具都是学校准备的,课间同学们也会主动找她聊天、做游戏,希望她能尽快从不愉快的记忆中走出来。

  和廖馨婷一起到学校读书的表弟王伟的情况有些让人担心,王伟读一年级,他原先就读的绵竹紫岩小学也在地震中倒塌了,他的一些同学被埋进废墟,他那时刚进校门,还没进教学楼就被人拉到了空地上,幸免于难。从那时起,过度惊吓的小王伟很少说话了。

  “到学校的第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他刚吃一口就吐了,问他是不是不舒服,还是饭菜吃不惯,他只是摇头,不说话。班主任只好一口一口喂给他吃。他有时候会突然说:房子在晃。我们想,可能是孩子当时受到的惊吓太严重了。”大队辅导员王老师说:“我们会多给孩子一些爱,也会适当给他一些心理干预,让他尽快忘记痛苦。”

  在诸暨

  新校园 新课本 新同学

  “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对我都很好,虽然远离家乡,但我不感到孤独。”昨天下午,诸暨新世纪小学,8岁的四川男孩张能灿正开心地和新同学们一起玩游戏。

  张能灿是四川什邡市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学生,5月12日发生地震时,他正和同学一起在教室里画画。“当时感到教室晃了一下,稍后便震得很厉害。后来老师带我们冲出教室。有好多同学都受伤了。”

  劫后余生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让儿子继续学习,他们委托在诸暨的亲戚寻找学校。诸暨一位姓金的朋友帮张能灿联系了诸暨新世纪小学,郦天林校长一听说接收来自灾区的孩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本周一,小能灿背着书包走进新校园,捧起新课本,认识了新同学。现在,小能灿借宿在金先生的家里,每天早上,金先生把张能灿和自己读二年级的女儿一起送到学校,晚上再一起接回家。

  在嘉善

  灾区的孩子?来吧!

  昨天一早,来自四川青川地震重灾区的8岁女孩党坤乐在妈妈的陪伴下,背着书包走进了嘉善县干窑镇仁和小学一(1)班的教室。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废墟里逃生的党坤乐和妈妈历经曲折,赶到嘉善,和在这里打工的爸爸团聚。一家团圆的欣喜过后,父母想到了孩子的读书问题。前天,他们带着孩子来到附近的嘉善县干窑镇仁和小学,希望能让孩子借读。学校得知他们来自灾区,马上答应让孩子插班就读,并在当天下午就为她办好了入学手续。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大地震·浙川情浓 A0014 班里来了灾区同学 ■本报通讯员 周芸 周绍斌 周华诚 钟成 刘晓航 周雨文 本报记者 徐洁 韩兢 薛建国 李玲玲 2008-5-22 钱江晚报a00142008-05-2200014;钱江晚报a00142008-05-22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