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80后、90后
这是勇于担当的一代
· 10万产妇信息泄密
谁来抓住黑手!
· 打折的“午餐”可能有陷阱!
· 为“校长公选”叫一声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0万产妇信息泄密
谁来抓住黑手!

  深圳的孕产妇现在比较烦,广告推销电话和短信骚扰已经打破了她们的安宁。一切的肇因,就是因为她们个人信息被批量泄露了。

  在深圳,这种泄露信息目前还处于每月“滚动更新”中,累计每年泄露的孕产妇个人信息达10万余例。更糟糕的是,日前不法分子正在将这些信息制成“珍贵光盘”销售,每条信息0.3元,一张光盘一口价销售1.2万元。     (据6月11日《北京青年报》)

  

  一切表明,这是一次重大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在信息社会,之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成为透明的“玻璃人”,就是因为信息泄露之后,生活秩序会随之改变,甚至难保人身安全。

  那么又是谁泄露了这10万孕妇的信息呢?除了我们自己,有权掌握个人信息的,也只有某些特殊机构部门。

  问题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些部门机构在不断推脱责任。比如,此次深圳孕产妇多数认为,个人资料被泄露和她们到医院生产登记时被要求填写的《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有关,这种手册资料进入深圳全市孕产妇信息库内共享。而深圳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却说,“从医疗系统泄露出去的可能性非常小”。

  似乎无法抓到黑手,虽然这个黑手一定存在!

  到底是谁让我们对自己的信息失去控制?谁让我们的私人生活成为市场上待价而沽的商品?谁让我们的密语都变成了大声宣告?显然,我们只能去探询是否有公权力部门的滥权行为,是否存在一些利益集团利用个人信息来谋求更大利益。从这个意义看,对于孕产妇们信息泄露事件,恐怕当地卫生部门与医疗机构的那一句“从医疗系统泄露出去的可能性非常小”,是很难自证清白的。

  需要强调的是,公权力任何不加节制的前进,都意味着私人权利的必然退缩,而个人信息恰恰就是私权利的范畴。而公权力突入私权领域,从来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诚然,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的诉求,要注重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但很显然,批量泄露深圳孕产妇信息,使之变成一种商品,对孕产妇生活造成干扰,侵犯了她们的隐私权,这种行为,已经公然违背了法律的精神。

  深圳10万孕产妇信息泄密,是一次个人信息被集中泄露的重大事件,影响极大,社会危害性与隐患性较强,其最终处理走向,也必将成为引领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风向标。要想消减个人信息得不到保护的社会危害,要想让我们的身份不再渐然失去应有的控制与保护,那么,对深圳孕产妇信息泄露事件,相关部门就不能再安之若素,而是挖出其背后真正的黑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14 10万产妇信息泄密
谁来抓住黑手!
2008-6-12 48257178002CE17348257465004DA9D4[A1-陈立华≈B1-陈立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