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雄鹰与青山同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6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邱光华机组抗震纪实
雄鹰与青山同在
  折放在书桌一侧的纸条上,密密麻麻记了十多个电话号码。从名字上判断,前面两个号码,显然是主人兄弟的。

  挂在书桌对面的军装上,赫然写着主人的名字:邱光华。

  5月31日13时,成都军区某陆航团51岁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

  当日下午,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

  6月10日10时55分,直升机残骸在深山峡谷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永远地汇入到了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战士,闻令而动

  “每一回飞行,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忆5月12日以来一次次拯救生命的飞行,陆航团的飞行员都这样说。拐弯、拉升、降落,飞行员的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

  在峡谷中贴着山峰飞行,在狭窄的江边寻找降落点,在强烈的气流中颠簸……所有乘过直升机进入震中的人们,都忘不了视线周围每过三四百米就拐弯的大山,忘不了视线下方湍急的江水,忘不了山头之间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线……

  部队投入抗震救灾以来,团里技术最好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几乎每天都要提醒大家:“沟里风向变化太快,一定要注意高度……”

  5月31日12时,接到团长余志荣命令——运送10名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当天已经执行了2个架次任务的机长邱光华和副驾驶李月、机械师陈林立即作飞行准备。得知机上还缺一名空勤机械师,正在午休的王怀远一跃而起。快要起飞时,这些天来一直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的士官张鹏也蹦上了直升机。

  5名闻令而动的战士,没有犹豫,就像地震发生时他们的第一反应——请战,请战!

  震后第3分钟,陆航团启动应急预案;

  第30分钟,所有直升机进入待飞状态;

  第118分钟,2架直升机飞向震中……

  那么多的救灾物资,早一分钟完成装卸,就能早一点到达灾区。战士张鹏,坐不住了。已被支部列为党员发展对象的他,提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请求:请党组织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考察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平时话特别少的战士,似乎一下子迸发出了全部的热情:大部分官兵轮班工作,他却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仓库和直升机、成都和重灾区之间;无论多晚归来,他总不忘提醒值班员,明天一定早点叫他起床,十几天里他完成了170个架次物资的装卸任务;团里交纳特殊党费,他把兜里仅有的80元,作为一个非党员的特殊党费交了出来……

  机长邱光华原本也不在救灾人员名单上。按照飞行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还有11个月,他就将到龄停飞——而他的老家就在重灾区。

  邱光华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来自羌寨的邱光华,是茂县人的骄傲。这次灾难中,家中房屋被毁,年近80岁的父母住进了窝棚——这是地震发生5天之后,邱光华才得知的消息。通讯中断的那些天里,面对同事们的安慰,邱光华总是喃喃低语:“什么消息都没有,估计没希望了……”

  其实,从大地震发生当天起,邱光华就曾多次飞过家乡上空。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离机回家。

  如同此前的63次飞行一样,当邱光华机组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时,人们安静地等待着,等待他们带回伤员和一大堆替灾区群众报平安的纸条。

  然而——这一次,雄鹰却选择了在他们热爱的土地上空,永远地飞翔……

  雄鹰,向往蓝天

  搜救,从直升机失事那一刻就开始了。整个中国,都在聚焦那架尾号为734的直升机。

  这是一架上个世纪9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米-171直升机。把这批飞机从厂家接飞回国的,正是邱光华。

  在陆航团年轻飞行员眼中,有着5800小时飞行经历的邱光华不仅是全大队最年长者,也是经验最丰富、技术超一流的飞行员。

  他们清楚地记得,1999年10月,当接到把遇险台胞接出贵州山区的命令后,是邱光华冒着细雨在没有航线的高原上开辟出了一条新航线;

  他们清楚地记得,在2000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中,是邱光华机组以高难度的战术动作震惊全场……

  王怀远曾经是歼击机飞行员,一次身体小恙导致停飞。

  或许只有当过飞行员的人,才能理解他们对于蓝天的向往。从地面机械师到空勤机械师,不放弃的王怀远重回蓝天,带出了一批为飞行员护航的年轻机械师。

  1985年底,西藏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部队派出4架直升机参加抢险。在这次“黑鹰”首次救灾行动中,运输机把一架

  “黑鹰”空运到西藏。负责拆卸和组装工作的王怀远,和同事们一起仅用了4个小时就完成了直升机的组装。冰天雪地中,为了保持电瓶的温度,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住设备,边吸氧边操作……

  团里的年轻人对王怀远又爱又怕。平时,兄长一般的他喜欢跟大家一起聊天、抽烟。可一到停机坪,谁开个玩笑,他都要干涉。

  王怀远说,我严格要求,是对战友们的生命负责!

  28岁的陈林,2001年从军校毕业后短短4年就通过考核,从地面机械师成为空勤机械师,是同批技术人员中第一个“提空”的。

  每一次飞行结束,他都要爬进密不通风的尾梁,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他所在的中队,机务维护水平一直走在全团前列。

  还有被列为重点人才培养的李月和安全员张鹏……

  若没有这场不期而至的事故,这该是一个多么优秀的组合!

  勇士,还在身边

  张鹏的房间原封未动。从直升机失事到现在,战友们仍然相信,他会回来的。

  房间的外墙上,挂着一部红色的电话机。出发时,张鹏是否就是站在这里,给远在山东滕州农村的父母去了最后一个电话?

  陆航团管理股管理员高跃说,参加抗震救灾以来,张鹏的话突然多了起来。睡在车里、走在路上,时不时跟战友们说说在灾区看到的人和事。

  “我想收养一个孤儿。”一个晚上,张鹏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高跃哑然失笑:“小屁孩儿,你自己还没长大呢!”

  “长没长大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是否懂得了责任,是否勇于去担当责任。”

  张鹏一字一顿的回答,让高跃怔住了。

  灾难,让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几天前还在为没能跟明星合上影而沮丧的男孩,长大了。

  惦念着灾区孤儿的张鹏走了,734号机组走了……留下的是一串用生命写成的数字:大地震以来,734号机组连续执行复杂地理、气象环境条件地区抢运受伤群众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飞行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

  “一架直升机,装不下多少伤员啊。”李月好几次跟同事们说,“直升机要是能不休息就好了,我愿意从早到晚不停歇地飞。”

  李月是家中的独子。今年初,刚刚领了结婚证的他还没有来得及举办婚礼,就投入了抗雪救灾工作。随后纷至而来的任务,让婚礼一次又一次推迟。

  旅游结婚,是李月最初的想法。热爱摄影的他,电脑里存满了花草、动物的照片。他想用镜头,在名山大川的背景里留下最美的蜜月记忆。

  新郎和摄影师,却永远缺席了。

  陈林曾向战友们描述他念念不忘的一幕:一对受伤的映秀夫妇被送上飞机后,一直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机组人员安慰他们说,没事,没事,咱们已经安全了,但两人还是不分开。

  不知陈林是否在某一次报平安的电话中,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妻子?如今痛失丈夫的妻子,是否会在忆起这一幕时,责怪丈夫没有多留些团聚的时间?

  地震发生后,陆航团在操场为飞行员家属搭建了避灾帐篷。陈林却坚决不让妻子来队:“团里这么忙,不要添麻烦了!”

  5月30日11时,当妻子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来队看望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面的陈林,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夫妻、父女的最后一面……

  邱光华的妻子,至今没有工作。战友们小心翼翼地说出飞机失事的消息后,她说:“我能接受这个事实,我为他们的英勇行为感到光荣和自豪……”

  或许王怀远再也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了——就在直升机失事前几天,他对患有腿疾的弟弟说,执行完这次任务,就带他到大医院做假肢。

  还有几年就能退休的王怀远,早已替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了安排——回四川泸县的老家,种橘子。

  他常常说,农民的儿子,不能离开土地……

  正是为了这片挚爱的土地,734机组献出了一切。

  正是为了这片挚爱的土地,他们的战友又驾驶着雄鹰飞向了蓝天……

  青山作证,在这片饱经灾难的土地上,一度荒芜的田间已插满秧苗,昨日的废墟上正在升起袅袅炊烟……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2 雄鹰与青山同在 2008-6-16 钱江晚报c00022008-06-1600013;48257178002CE17348257468002C9A23[A1-新华社稿≈B1-陈立华];钱江晚报c00022008-06-16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