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4版:人文·文化惠民
3  4  
PDF 版
· 北纬30°,五村抽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6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北纬30°,五村抽样
  吃书法饭的农民袁张龙

  他干过木工、卖过布,后来在绍兰亭门口摆摊卖工艺品,看到隔壁摊卖书法扇面赚钱多,便开始在报纸上自习赵体,2001年一个叫王予多的游客买走了他写的第一把扇子。现在,他变成了绍兴兰亭镇小有名气的草根书法家,他说,“在兰亭,这口书法饭,我总要吃落去了。”

  1993年,袁张龙用三顶桌子拼起来摆摊卖工艺品时,兰亭景区门口的路还是窄窄的,旅游大巴不能直接开到大门口,停车场在离大门大概几百米的地方,游客都要下车步行。占据着通往景区门口通道这一“黄金”路段,做游客生意的袁张龙的生意很红火。但袁张龙旁边有一个生意人,是兰亭镇兰亭村的村民,他们村里自小习书法,所以买来扇面写书法,现场摊开笔、墨抄上小楷的《兰亭序》,一把黄色的绢面扇卖30块,结果生意很好,“那个时候,没有印刷的扇面,游客特别是日本、韩国的游客特别喜欢买这种手写书法的扇子。”

  袁张龙心生羡慕,暗自盘算,“一把扇子不过几块钱,稍微写写就卖30多块,这个生意好做的。一个王羲之引来了介许多有文化的人,心里蛮佩服伊的!”1998年,袁张龙也开始练书法,他觉得赵孟■的小楷字隽美清秀,便开始在报纸上面自己“比划”。

  那时,兰亭景区的改建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镇上也开始出现“弘扬书法艺术,建设文化强市”这样的宣传横幅,兰亭村里来给他们门口的商贩建了几间简易房。

  这个时候,每天趁着生意空闲时间“划几张纸”的袁张龙,练书法的时候已经有游客扳圈子来看了。2001年,袁张龙卖出了自己写的第一个扇面。如此,袁张龙找到了自己下半辈子的赚钱活计。“去年,我去了四趟柯桥,一趟是去那里的明珠广场,另外三趟是到那边文化馆,都是表演书法。去年,还去了一趟杭州吴山广场,是参加浙江省农民‘种文化’比赛的颁奖。”

  “机缘巧合吃上了兰亭饭,这口饭总归要吃落去了。”要说对以后的期待,袁张龙说:“当然就是希望兰亭的生意更好,要买书法的人更多!” 本报记者 韩晓军    

  街道帮他筹建音乐工作室

  隔着录音棚的大幅透明玻璃望进去,陈启扬双手捂着耳麦,唱得很投入。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正在录一首新歌,《forever friends》——他们献给奥运的歌。

  陈启扬是个酷爱音乐的乡村歌手,现在最得意的就是,他的梦想超额实现了——从拥有个人的录音棚,到直接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工作室。

  “最早就是在电脑里录歌,后来买了个立杆话筒,不专业嘛,我还在话筒前面绑了把丝绸扇子防止喷麦。”陈启扬笑着说,这些年在镇海的庄市街道文化站工作,攒了点钱,便打算建一个个人的录音棚,不料领导听说后主动找到他,“你那么喜欢音乐,喜欢演出,索性成立个音乐工作室得了。”

  去年1月,陈启扬的个人音乐工作室——“扬炀文化艺术传媒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街道还为他添置了160平方米可随意拆建的舞台,以及音响、灯光等价值30多万元的设备。

  街道当初跟他说得很明确,他这个受了政策“惠”的文化小子弹要随时准备发射出去——自从街道在下属的8个村3个社区搭建了“文化大舞台”之后,光靠村民们自娱自乐还不够,得时常送些有一定规模、新鲜的演出下去。这个重任就落在了陈启扬的肩上。

  现在,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背着舞台和设备到处搭台演出。今年的新年,他组织了一台节目到各村镇巡演。名气打响了,就有村子找上他,说村里要搞文化周,请他去演出,“整整一周,每天挖空心思换节目变花样,但村民很热情,二千多人拥在台下看。”

  上个月,汶川大地震过后,他又协助区文化馆办了台赈灾晚会——所有节目编排好,配音带也由他制作。每次演出,他身兼策划、编导、舞美、音控、演员数职不说,偶尔还要客串主持,“还有小工,搬设备、修设备也归我。”陈启扬打趣道,村民们都说,每场演出他都花蝴蝶一样满场飞,但日子久了见不到他,就会想念。

  村民看演出当然都是免费的,但也不需要陈启扬自己掏腰包,“街道一年划出一定经费用于文化建设,我每搞一场演出,再合计成本从经费里‘报销’。”如此一来,他也来了劲,作为被文化政策惠及的典型个案,他也把这种结果到处惠及到村民。

  本报记者 徐洁

  小镇夜晚读书会

  “我的家乡位于富阳市高桥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因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我们勤乐村的书屋最近被杭州市评上首批‘农家书屋’”。在高桥镇勤乐村一位中学生笔下,她这样写关于家乡的作文。

  勤乐村“农家书屋”在村口的“文化活动中心”。这是一座三层红砖小洋房,有图书室、电脑室、乒乓球台……很多家庭离这个“文化活动中心”只有几步之遥。这座楼一楼的一半是图书馆,另一半是老年活动室。安静看书的人和喧哗打麻将的老人一人一边,有时还隔着书架搭话,问,现在几点,该回家做饭了……村书记戴福兴告诉记者,村里没地方,只能暂时凑一起。

  家门口有了书屋,村民对书籍的兴趣被重新激发。吴关林,50多岁,初中学历,是这个乡村图书馆的常客。他喜欢看书,一年花在买书上的钱大约有40元左右,他的文化欲望是能有多点时间多点钱,买书看书。令他感到惊喜的是,竟然可以在这个家门口的图书馆里看到鲁迅的书。一位高中毕业的村民说,他读书时也喜欢鲁迅,后来在图书馆差不多4000册藏书里就找到了好几本鲁迅的书。自从这个图书馆评上“农家书屋”后,文化局又给了500册科普读物。这些书一部分开架放在外面,有几个村民正在翻阅,还有一部分锁在书柜中,需要借阅。戴福兴说,村里图书馆已加入杭州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链接,富阳图书馆会不定期来调换流通图书,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免费借阅到最新图书。

  本报记者 王玲瑛

  杨国华和他的艺术团

  上虞市沥海镇城沿村的村民小朱说,他们喜欢这个叫国华的艺术团。他们说,艺术团关于十七大精神的那场演出很不错。团长杨国华说,他这个艺术团中的20多名常任演员都来自民间,他们白天各自在单位上班,晚上才集合起来排练或演出。

  看起来,这个成立于2005年3月的民营艺术团似乎完全是一家业余的小型艺术团体,然而她的团长兼创办人杨国华,是行走曲艺界20余年,在绍兴可谓家喻户晓的明星;而20几位业余演员,各个都是吹拉弹唱的多面手。他们不仅上山下乡地为基层群众演出,还为企业策划文艺晚会,甚至为政府策划举办了各种大型文艺晚会。

  杨国华说,他的这个民间艺术团体,不要国家一分钱,完全自负赢亏,还常常为政府做公益宣传活动。当然,这多亏了省里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政策。

  所以杨国华“经常为政府做一些政策宣传的演出。比如宣传服务热线96345啊,宣传十七大精神啊,这种演出一定要贴心。老百姓不爱听虚的口号,那就给他们看实的。每当接到这样主题鲜明的演出任务,杨国华的班子就开始集体策划演出节目,并用重金请来文联或文化馆的写手写出故事生动、笑料百出的本子来。三天就是他们的策划、创作和排练周期,每一次全新的挑战都只需要三天。”

  本报记者 郑琳

  村民记忆里的第一场诗会

  从杭州汽车东站坐大巴两小时左右才能抵达富阳塔山村。北宋时,苏东坡曾在此与晁补之共同创作诗画《塔山对雨》,所以这里成为“东坡古道”的起点。

  有了这样的传统,记者在村里拿到一本名为《今日塔山》的诗集就一点都不惊奇了。这薄薄的小册子的封底从封面题字、顾问、主编、责编等等一应俱全。可见,诗在塔山是个传统。

  走在塔山村,随处可见承载历史文化底蕴的物件。在塔山山脚村民家门前,有很大的石墩,据说是很久前当地一个忠烈祠的遗存。上世纪30年代,东安剧团徐玉兰、汪笑真等人曾在塔山练戏……这些,普通塔山村人都能张嘴说上一段典故。

  “古城西侧塔山村,东流葛水哺贤能。先贤许姓载青史,徐派玉兰享盛名。”这是塔山诗会中陈邦仪的《塔山新咏》。前几年,塔山村和富阳老年大学新登分校联合举办“今日塔山”诗会,除现场展示诗词楹联书法作品,还把吟咏诗歌制作成一本《今日塔山》诗集分发给村民,并被塔山图书馆收藏。那场诗会已经变成村民们的集体文化记忆了。

  除了诗,退休的村长陈建荣很为塔山村现代的文体活动自豪,“每年农历五月十六和九月十六,塔山经常会举办‘交流会’。短的办5天,长的办9天,除了白天集市购物,村里还会连演几天大戏,连放几天电影,村民常常从家里搬了凳子到舞台下占好位置,然后邀请邻村的亲朋好友一道看戏,如过年般热闹。”        本报记者 王玲瑛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惠民 D0004 北纬30°,五村抽样 2008-6-17 钱江晚报d00042008-06-1700022;钱江晚报d00042008-06-1700021;钱江晚报d00042008-06-1700020;钱江晚报d00042008-06-1700024;钱江晚报d00042008-06-17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