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返顾30年·寻找每一次思想激荡
3  4  
PDF 版
· 秦池:大起大落之后的中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秦池:大起大落之后的中庸
■本报特约《齐鲁晚报》记者 鲁超国 刘海鹏
  1995年底,在通往京城的大道上,马蹄声疾、尘土飞扬。11月8日,北京的梅地亚会议中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味……“秦池,6666万元!”一声声嘶力竭的高音把会场推向了无比亢奋的高潮。一年之后的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当主持人念到“秦池酒厂”的时候,如沸水般狂腾的全场顿时鸦雀无声。“秦池酒,投标金额为3.212118亿元!”秦池酒厂,连续两年蝉联中央电视台“标王”。

  冷漠、理性的数字在“标王”桂冠的刺激下,竟蕴含着如此炙热的酵母,让所有人的神经膨胀得几乎难以承受……

  10年前气派的厂房如今有些旧了

  岁月如水,冲淡了过去的是是非非。

  有人说,秦池早就倒闭了;有人说,秦池的商标已经被“拍卖”易主了;也有人说,秦池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默默地发展……

  秦池的总裁办公室副主任魏先生1996年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秦池酒厂,当时正是秦池正处于顶峰时期,“每个月基本工资四五百,奖金五六百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是“高收入”了,何况是在一个小县城。“后来秦池走了下坡路,奖金是没有了。1998年很多人都离开了秦池,我也迷茫过,那时候秦池陷入了困顿,让人看不到前途。”在经历了秦池的大起大落之后,魏先生对秦池的感情也更深了,“我们现在的一些领导都是老秦池人,都对秦池抱有很深的感情。”

  10年前,秦池的办公楼和厂房时髦、气派,如今已经有些破旧了,“和10年前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一职工说。矗立在厂区的几个崭新的蓝白的大罐十分醒目,魏先生说,“这是最近两年我们上的项目,造酒排出来的沼气污染空气,我们用来发电,不仅环保,而且使资源循环利用。”

  “你看见那几间屋子了吗?”魏先生指着厂房外的几间平房,“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打算走企业多元化的路子,花了几千万元从德国进口的化工设备,在当时绝对是全国领先。只差启动资金,就可以投产了。”但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秦池却陷入了泥潭。

  糖酒会疯狂背后的“理性”

  2008年4月9日,潍坊富华大酒店,山东省春季糖酒会在潍坊正式开幕。各地白酒企业在吸引眼球上出尽了风头,上空“嗡嗡”作响,有的商家租用“滑翔伞”在天上飞来飞去。

  早在1993年,姬长孔曾经租用了一艘大飞艇,在沈阳闹市区的上空游弋。“得三北者成诸侯”,20天不到,秦池酒在沈阳已开始为人熟知并热销。姬长孔迅速在媒体上发布“秦池白酒在沈阳脱销”的新闻,并用上一些夸张字眼:一个山东大汉,怀揣50万元,19天踹开沈阳大门……姬长孔是一个十分善于造势的人,他懂得怎样吸引大众的目光。时任临朐县县委书记的王庆德说:“大家一直都以为姬长孔是秦池酒厂‘一把手’,其实他是销售经理。他在销售方面的才能确实是无人比拟的。”

  如今的糖酒会,尽管商家们总是挖空心思想出了五花八门的促销宣传方式,但是却没有当年姬长孔那样的“大手笔”了,显然,商家们在白热化的竞争中,透漏出一种理性。

  “1993年的中国是一个‘只怕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年代,市场经济的概念刚刚浮出水面,各种奇门八卦式的促销手段都许尝试,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中,声音最响、胆子最大、出招最奇的人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但是现在的消费者也理性了,你弄得动静再大,消费者也不一定买你的账。”一商家说,“想让消费者认可,最后拼的还是质量和服务。”

  在这次糖酒会上,秦池也回归了中庸,搭建了一个舞台一边演出一边散发礼品。会场二楼一个10多平方米大的房间,门口摆着一台电视机,上面播放的仍然是10多年前著名演员孙飞虎为秦池做的“成名”广告:可以不坐奔驰,不能不喝秦池。这次糖酒会秦池没有把太多的钱花在“制造动静”上,而是在潍坊包了一家酒店,用秦池酒宴谢广大客户。

  6666万元和那一个不眠之夜

  让秦池的历史回到1995年。

  那年11月8日的梅地亚,是一个疯狂之地,所有进入到这里的人,都可能在瞬间失去理智。其中就有来自秦池酒厂的姬长孔。他的皮包里带来了3000万元。这几乎是去年一年秦池酒厂的所有利税之和。结果他被告知3000万元在梅地亚只是一个中型炸弹,并不足以爆出一个轰动天下的新闻。

  “那大概需要多少?”

  “6000万元。”

  6000万元,意味着三万吨的白酒,足以把豪华的梅地亚淹到半腰。此刻,在梅地亚,你必须抛出连你自己都会兴奋的筹码,否则怎么可能让别人多看你一眼?

  对于王庆德和王卓胜来说,那是一个不眠夜,也是一次鲜为人知的“密谈”。王庆德时任临朐县县委书记,王卓胜时任秦池酒厂总经理。

  “我那时候正好在省委党校学习,王卓胜跑到济南去找我,我们在招待所里商量来商量去,整整一夜都没睡觉。最后觉得要比1994年翻一番才有希望夺标,当年孔府宴酒夺标的数字是3079万元,于是我们就翻了一番取了个吉利的数字:6666万元。”一个新的标底终于浮出了水面。王庆德回忆起14年前的那个夜晚仍然是记忆犹新,对他来说,那个夜晚是焦虑的、刺激的、兴奋的、复杂的,这是他人生中做的重大的决策之一。

  当秦池的名字和6666万元的数字被主持人嘶哑的嗓音喊出后,台下的反应是——

  “谁是秦池?”

  “临朐县在哪里?”

  结果如愿以偿。这个消息从北京传来,王庆德和王卓胜都会心地笑了。

  跟第一年的孔府宴酒一样,央视对秦池给予了巨大的造势回报。秦池酒迅速成为中国白酒市场上最为显赫的新贵品牌。1996年,根据秦池对外通报的数据,当年度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利税2.2亿元,增长到五到六倍。

  那时候,当在外的临朐人被问起自己的家乡时,总会自豪地回答:“秦池人。”秦池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3.2亿元的天价,源自他的电话号码

  在激情四射的1996年,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个行业都充满了无数的商机,企业家们还远远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世界500强”变成了一种图腾。

  当年11月,早已名满天下的姬长孔再次来到梅地亚。此时,在他的周围已经聚拢了一批策划大师。

  秦池开始实施它的品牌提升工程。1996年后,秦池的广告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衍变。在策划大师们的指导下,秦池确定了“永远的秦池,永远的绿色”的形象宣传主题。公司投入数百万资金,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拍摄了数条以此为诉求主题的形象广告片。同时,秦池也开始注重公司的形象包装,为了符合“中国标王”的身份,秦池购买了三辆奔驰车,并开始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改造办公大厦。

  11月8日,中央电视台的“标王大会”准时召开。姬长孔说出的一席话至今还在江湖上流传:“1995年,我们每天向中央电视台开进一辆桑塔纳,开出的是一辆奥迪。今年,我们每天要开进一辆奔驰,争取开出一辆加长林肯。”

  “秦池酒,投标金额为,3.212118亿元!”

  当时有记者问及:“秦池的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姬长孔回答:“这是我的手机号码。”

  成也造名败也造名

  树大招风。一个县城企业,喊出3.2亿的天价遭到了质疑。1997年1月,当姬长孔兴冲冲地赴北京领“中国企业形象最佳单位”奖的时候,《经济参考报》刊出一条爆炸性新闻。该报记者调查发现,秦池在山东的基地每年只能生产3000吨原酒,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翻番增加,因此,该厂从四川的一些酒厂大量收购原酒,运回山东后进行“勾兑”。

  令人遗憾的是,在如此巨大的危机面前,年轻的秦池竟然做不出任何有效的反应。至今,王庆德回忆起来仍然止不住感慨:“当时反应太慢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要不然,说不定能变坏事为好事。”

  “其实,那时候的媒体都是一边倒。在秦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去拉它一把。”一位媒体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1997年的秦池,在它君临巅峰的时候,身边站满了弹铗高歌的人们;而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哭泣的肩膀。如果说经济生态圈是一个很冷酷的天地,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个例了。

  当年度,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再一年,更下滑到3亿元,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从传媒的视野中消失了。

  秦池人不恨“标王”

  尽管,因“标王”而让秦池从华山之巅跌入万丈深渊,但是现在的秦池人提起标王来仍然觉得是一种荣誉,在秦池酒厂网页“企业荣誉”一栏,第一个便是“荣获中央电视标王称号”。

  秦池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伟也可以说是秦池的“元老”了,经历了秦池的风风雨雨,谈起当年“标王”,他说:“如果没有标王,现在秦池也许和其他的小企业一样,仍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或者已经不存在了。毕竟,我们辉煌过,教训和经验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他认为,当时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接轨时期,营销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当时,“标王”的桂冠对企业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夺标本身并没有错。

  至于第二次夺标制定的数额,王建伟说:“当时情况比较复杂,数额也不是哪一个企业领导说了算的。但是大家只看到了数字,听说有人算过,如果把这些钱全部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每天需要播出40分钟,你想想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第二次夺标已经陷入了怪圈:电视台要造势,秦池要扬名。而事实上,秦池1997年的广告投放远远没有达到3.2亿元的“标王”价,当年度秦池支付的广告费只有4800万元,还不到前一年的6666万元。

  “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秦池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大踏步往前走。”王庆德对秦池的感情特别深,他说,以前所有秦池的资料他还都保存着,打算写一本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返顾30年·寻找每一次思想激荡 D0003 秦池:大起大落之后的中庸 ■本报特约《齐鲁晚报》记者 鲁超国 刘海鹏 2008-6-18 钱江晚报d00032008-06-1800022;钱江晚报d00032008-06-1800003;钱江晚报d00032008-06-1800004;钱江晚报d00032008-06-1800024;钱江晚报d00032008-06-1800025;钱江晚报d00032008-06-1800026;钱江晚报d00032008-06-18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