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人文
3  4  
PDF 版
· 文化创新,在我们身边萌芽滋长
· 寄烧坊,
可能是“寄”姓人家的窑
· 这个梅雨季,烦,烦,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寄烧坊,
可能是“寄”姓人家的窑

  本报讯 一块刻有“寄烧坊”三个字的瓷片揭示了古代浙江存在现代的生产方式——贴牌生产。本报《一千年前,浙江瓷器已有贴牌生产》见报后,引发了浙江收藏界的兴趣。有的收藏人士认为,寄烧作为一种烧制方式的确早已存在,但“寄烧坊”只是某人的姓或名,并不是寄烧窑存在的证据。

  浙江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王玉说,虽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瓷器寄烧在唐宋时就比较普遍了,尤其是民窑,比如张家只想烧十件瓷器,觉得犯不着自己建窑烧,就托有窑的李家去烧。明清时,还流行一种定制法,一些有钱人,自己设计,让工匠去烧制特定的产品。

  王玉认为,寄烧不一定要在产品上刻上“寄烧坊”三个字。这块瓷片是唐末至五代越窑的典型产品。对“寄烧坊”三个字,王玉觉得,可能是姓寄这个人的窑,像李烧坊、王烧坊,或者窑主的名字中有“寄”。“寄烧就是让别人加工,我有几件东西让你烧制,为什么要刻上‘寄烧坊’三个字呢?”王玉认为,寄烧坊三个字来证明寄烧现象说不通。至于窑上有“子、丑”等字,王玉认为,这是窑炉在烧窑时,区别品种用的,比如烧的碗、盘、瓶等,分别在上面刻下这几个字。光看这几个字,也很难说是寄烧现象的证明。

  浙江省某收藏家认为,新的观点提出后,学术争论很正常。他认为,寄烧现象的确存在,明清时期更多一些。一般人家设个窑成本很高,窑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专业分工很精细,专门加工的寄烧坊的存在可能性很大。

  本报记者 金 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3 寄烧坊,
可能是“寄”姓人家的窑
2008-6-27 48257178002CE1744825747400120FAA[A1-竺军伟≈B1-文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