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5版:钱经·观点
3  4  
PDF 版
· 高油价,全球经济之病
· 基金公司不能再旱涝保收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6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油价,全球经济之病
  ■孙立坚

  

  当前全球最难回答的问题恐怕是“高油价”,它让擅长于长期价值分析的学者们备觉无奈,让精通于短线操盘技术的投资家们晕头转向。

  不管怎样,大家普遍认为,高油价和环境破坏等全球问题一样,仅仅是一种令人担心的灾难“前兆”之一,如果对它的形成机理,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做充分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那么,它必然会从另外一个渠道,或以另外一种方式,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损失”,演变成世界经济不可抗拒的“硬着陆”。也就是“多米诺效应”——借助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依赖通道,让灾难从发达国家波及到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发展中国家渗透到发达国家。

  这样判断或“假说”来自于下面的一个逻辑推断: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果导致世界经济失衡,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从而造成活跃的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以及货币政策的不对称和国际协调机制的失灵,进一步导致世界经济动荡加剧。

  具体而言,经济全球化在为全世界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提高越来越强大的经济效率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它也存在巨大的“负”外部性。世界经济失衡就是最典型的不良后果,“入不敷出”的风险与日俱增。

  在世界经济失衡的环境下,流动性过剩的“单边”放大机制和实体经济周期的“双边”调整机制变得越来越不吻合,这使得各个主权国家为了保证自己国家经济的稳定性,不断地去强化自己的货币政策,以冲销汇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等过度的波动。结果,在金融创新加快的过程中,政策干预的这种正面效果会变得越来越弱,反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推波助澜的“帮凶”效应,使流动性过剩及其影响变得越来越大。

  说到底,中国取消油价补贴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世界经济失衡的状况,也无法减少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程度,以及遏制高风险环境下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进行金融创新的强大欲望,当然也就无法遏制机构投机者放大流动性过剩的“寻租”行为。除非相关国家互相积极沟通信息,互相合作,采取“对称”的综合干预措施和共同的监管模式,否则,风险分担的“公平性”就无法达到。到头来,谁能从全球经济“地震”中幸存,就要看各自“经济结构”的承受力了。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钱经·观点 B0005 高油价,全球经济之病 2008-6-28 48257178002CE17448257475002CD1A3[B1-毛卫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