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3版:人文·新教育
3  4  
PDF 版
· 港大面试题
很猛很敏感吗
· 青川孩子
在杭州
· 韩寒:冰心巴金的文笔很差
拍砖:有多少人完整读过大师作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7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韩寒:冰心巴金的文笔很差
拍砖:有多少人完整读过大师作品

  半个月前,湖南卫视一档电视节目上,韩寒在与著名画家陈丹青对话中,提到:“新中国以后的中国文学很不注重文笔和文采,我们的课本选文章和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文采也都很差,老舍、茅盾等人的文笔很差。”(后来韩寒自己的博客里又改口说不是老舍,而是冰心、巴金、茅盾)

  陈丹青随即表示赞同:“还有巴金,写得很差的。冰心的完全没有办法看。老舍还好,但是不经读,读过就可以了。钱钟书当然学问好,见解也好,但不是我喜欢的那类作家。”

  电视节目播出后,民间舆论场一片哗然,网友多数不认同。但韩寒没有就此罢休,随后又在网上连续发表4篇博客,态度之强硬,丝毫不因为网友的争议而停止。

  就像南帆教授对本报记者所言:有多少人完完整整读过巴金小说?如果对某大师作品要提出自己观点,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件事情,看完作品再说话。

  大师作品

  给小学生读合适吗

  韩寒先在博客里说,大师的作品入选小学课本就是有问题的,首先,如果是真正大师级别的东西,我个人认为给刚识字的小学生看,是不合适的,这才是侮辱大师。当然,不要再拿白居易给老奶奶念诗来说事了。但因为政治思想上的迫切需要,所以有必要在小学阶段收入教材,并且背诵。这些范本导致了小学生认为,文章就是应该这么写的。而这些人被后人所推崇的却是他们几十万字堆成的整本书,可我们拼命学的是他们的一段话,这也是他们几个人最弱的地方,那就是在一个段落里的文采。

  如果我身为一个好作家,我的写作手法被一群小学生给分析和模仿了,反正我觉得挺丢人的。

  韩寒自辩

  你们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

  面对网友指责,韩寒表示:“我只是在表达我的个人审美和阅读习惯,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罪孽呢?我有自己认为的大师,你们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他们在我眼里只是作家或者成功作家,我自然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读他们的东西。这和一个人的道德没有任何的关联。纵然是我自己认为的大师,我也可以对他说,我觉得大师您的这个地方我不是很喜欢。还是那句以前用过的话,这是你我最基本的权利,大家其实都有这个权利。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自己没有这个权利。”

  面对痛骂者,韩寒说,其中很多人是巴金、冰心、茅盾的假粉丝。至少在念书的时候,似乎整个班级甚至学校,都没听说过有多少人多么喜欢看这三个人的作品的。而现在突然冒出这么多义正言辞的假读者,我感觉这些茅盾、冰心、巴金的假粉丝马上就要组成“盾牌”、“心冰乐”、“京巴”等粉丝团了。

  有一些网友赞同韩寒观点,与其迷信经典,不如忠于自己的阅读感受。说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在捍卫巴金而争执的?有多少人完完整整读过巴金的小说?

  一位网友更坦率:“我不知道这几位大师的文章好不好,因为我压根儿没有读完过一本。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

  公众人物

  说话要有分寸

  福建省社科院院长南帆教授认为,可能韩寒并未研究过这些作家的作品当年为什么会成为经典。此外,一旦某部作品成为经典,就会产生特殊的权威和规范性的力量,尽管现在的读者不一定发自内心喜欢。比如说《诗经》,不看注解可能很多人已经读不懂,但仍然是经典。另外,一旦某些作家确定了文化名人的身份,这种身份也有助于巩固作品的声望。当然,某种程度上,韩寒与陈丹青现在也是文化名人了,他们的观点也因为他们的声望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认真对待这件事情,起码必须思考这些问题;不认真对待这个事情,我觉得韩寒的确有权利不喜欢某个声名显赫的文学大师,仅此而已。

  网友在韩寒博客上跟帖说:大师的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颠覆大师贬低名家可笑而且徒劳;贬低嘲讽大师很无知。除了媚俗,就是沽名。这是笔者对韩寒等人攻击文学大师的基本看法,其中折射的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公众人物,说话要有分寸。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孔子这样的圣人,抑或巴金那样的文学家,他们都是有包容一切的雅量的。他们的在天之灵或对后来者殷切期冀:来吧,向我挑战。这样,文化才有活力,思想才能升华。本报记者 袁春宇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新教育 D0013 韩寒:冰心巴金的文笔很差
拍砖:有多少人完整读过大师作品
2008-7-2 48257178002CE17448257479002D21B8[A1-袁春宇≈B1-陈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