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30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携手救“双美”——美国政府紧急救市
· 理查德·赛伦:大家都吃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理查德·赛伦:大家都吃惊
■杨舒怡(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最近两个星期,对“房地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赛伦而言,感觉可能有点像“过山车”。

  即使将近两年前和一年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就已预见到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将面临震荡,赛伦还是难以接受房地美成为震荡源之一。

  应循“房利美”的轨迹,“房地美”股票价格从7月上旬开始连日暴跌,跌幅累计过半,继而又逐步回升。中旬最后一个交易日,即18日,股价上扬10.2%,收于每股9.18美元。

  “我们大家都(感到)吃惊,至少是在最初阶段,”赛伦2007年9月底向两名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谈及当时爆发不久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时说。这一表述适用于当时,或许也适用于现在。

  “颠簸着陆”

  赛伦去年9月所称“吃惊”之处,特指“次贷危机(影响)扩散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范围之广”。

  更早以前,赛伦2006年10月底接受美国《圣弗朗西斯科纪事报》记者专访时,似乎已经感觉到住房市场萎缩的前景。

  记者的问题是:“你认为住房市场的走向会是怎样?”

  以飞机着陆作比喻,他的答复是:“我不认为在全国层面上会有一次平稳着陆。我也不认为会有一次灾难性着陆,但我认为……将会有一次颠簸着陆。”

  与次贷危机由投资银行财务报表引爆不同,这一轮金融动荡由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师布鲁斯·哈廷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触发,其中涉及房地美的内容认定,这家美国第二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需融资290亿美元,以避免破产。

  哈廷同时推测,美国第一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面临同样问题。

  房地美和房利美当天没有予以否认或确认。继而,今年年初以来一路走低之余,房地美股价10日单日下跌大约22%;11日股市开盘几分钟内暴跌将近50%,收盘时跌幅依然达到将近30%。

  房地美和房利美股票遭恐慌性抛售,牵动纽约股市连锁反应,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1日一度跌至1.1万点以下、创最近2年新低。

  促成这种情形改观的举措,由美国政府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3日晚采取,除了声明这两家机构准备“必要时”分别向房地美和房利美增加信用额度和直接提供优惠贷款以外,还承诺国会批准后“必要时”由财政部购买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股票。

  另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5日宣布,限制投资者“卖空”多家上市金融机构的股票,包括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股票。三家机构联手,为“颠簸着陆”创造了条件。

  “戏剧效果”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市场干预措施,首先是因为房地美和房利美合计承担或担保着5.3万亿美元抵押房贷,接近于全美国抵押房贷总额的半数。

  以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分量,如果任两者失去清偿能力,将会使金融业全局以及美国整体经济和世界经济形势更趋恶化。

  再则,在一些媒体记者看来,保尔森和美联储13日、即星期天晚宣布“救市”举措,多少与房地美原定次日发行20亿美元三个月期债券和10亿美元六个月期债券相关。

  但是,或许为维护“颜面”,或许为避免政府“救市”之后可能采取的更严格监管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赛伦13日发表声明,除“感谢”政府援手,还坚称房地美现阶段资金充足,流动性“无恙”。

  房地美尽管14日成功发行30亿美元短期债券,它的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继续呈现降势,当天下跌8.3%,收于每股7.11美元。

  不过,事后披露的细节显示,美国政府“救市”姿态支撑之下,对房地美新发行债券的需求颇为旺盛,尤其是以机构身份投资于美元债券的外国中央银行。

  房地美财务官蒂莫西·彼兹伯格告诉一名路透社记者,外国央行认购了57%的债券,比之以往略多一些。而这名记者评介说,外国央行认购是否踊跃,是衡量房地美融资能力的尺度。

  以这一轮成功融资为基础,据美联社18日报道,房地美当天向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备案文件,准备着手融资至少55亿美元。

  文件写道:房地美将“分单次或多次,为包含优先股和普通股在内的新增核心资本融资55亿美元……时机、金额和组合方式将视各种因素而定……”

  从触发动荡,经历动荡,到暂时度过难关,赛伦去年作为次贷危机的旁观者,曾经向《金融时报》记者感慨:“这已经对住房市场产生了非常、非常戏剧化的效果。”

  “忧虑·贪婪”

  依照赛伦的观点,诱发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忧虑与贪婪之间原本存在的紧张关系”。

  赛伦迈入商界以前,先后获得美国波士顿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塔夫茨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学院讲授经济学课程,一度担任波士顿学院董事会主席。

  他曾经牵头研究一系列经济问题。

  作为一名有着学术背景的商界人士,赛伦认定,“忧虑”和“贪婪”可以是某些行为方式的动因。他认为,一段时期内,“贪婪”占上风,促使一些抵押贷款经纪人给低收入或信用欠佳的购房者设下次贷陷阱。

  “我非常、非常强烈地赞成施行某种类型的全国注册制度,为抵押贷款经纪人设定(行为)标准,”他说。

  从学界转入商界之间,现年64岁的赛伦有过一个过渡期:加入美国财政部,任副部长助理,参与国内经济政策制定。1981年至1982年,他出任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助手。

  脱离政界后,他在美联储驻波士顿分支机构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驻波士顿分支机构担任高级管理人员;1994年任美国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1999年6月任美国热电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0年1月任董事长。

  2003年12月,他加入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相距首都华盛顿不远的房地美,成为这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掌门人。

  房地美全称“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由美国国会立法创立于1970年,旨在打破二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房利美“一家独大”的垄断状况。

  房地美与房利美不同,创立之初就定性为企业,1989年成为上市企业。

  房地美与房利美作为相互竞争的姐妹机构,同属“政府资助机构”(GSE),业务内容、范围和模式大致相同,截至2006年底有雇员5000人,运营收入440亿美元。

  “远非完美”

  凭借“政府资助机构”地位,又属无需与借贷人发生直接关联的二级房贷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原本不会承担太大风险。

  然而,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房地美和房利美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传统业务领域内,而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收购由其他类型机构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用以获得更高收益。

  美国联邦住宅建造商监督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房地美1998年持有第三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50亿美元,2007年底增持为2670亿美元;房利美1997年持有这类证券185亿美元,2007年底增持为1278亿美元。

  这类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虽然与次贷无染,且附有评级机构的鉴定,标注信用等级为AAA,但实际并不可靠。

  美国经济低迷影响住房市场,首先暴露次贷风险,渐次暴露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风险。

  与这类证券相关的抵押贷款项目失败,房地美和房利美须承担损失。

  正因为如此,联邦住宅建造商监督局认定,房地美与这类业务相关的税前收入截至2007年底亏损大约150亿美元。总体而言,房地美去年亏损35亿美元。

  美国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近期调低房地美的信用评级,其中优先股的等级从Aa3降为至A1,财务质量等级从B+下调至B-。

  美国彭博新闻社预测,房地美本季度可能不再发放每股25美分股息。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推测,房地美可能被迫停止发放优先股股息。房地美自1990年以来年年增加股东分红,直至去年11月把每股50美分股息减半。

  美国标准普尔评级公司高级分析师霍华德·希尔福布拉特认定,如果一家机构过去连续十多年持续增加分红,如今却停止发放红利,这意味着“流动性(确实)出现了问题”。

  对外界非议,赛伦向媒体记者坦诚,房地美与其他“政府资助机构”一样,运行和管理机制“远非完美”。

  “实质损害”

  赛伦承认,房地美规模日益扩大,内部管理相对落后,就像“夫妻便利店一跃成为巨型超市”。

  对机构内部管理与规模扩张脱节,他还有另一种比喻,那就是:“一艘巨型油轮安在‘福特’牌小轿车的底盘上。”

  与管理问题相关,房地美2003年因先前几年瞒报大约50亿美元收入而被联邦住宅建造商监督局处以1.25亿美元罚款。对余波至今犹在的次贷危机,赛伦去年9月底发表看法,认为它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了“实质性损害”,大幅度增加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对由自己掌管的机构诱发新一轮动荡,赛伦至今没有公开发表评论。

  房地美宣布,它已调拨12亿美元,以备不时之需。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则预测,房地美今后两年内可能还将因为第三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项目失败而承受75亿美元损失。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15日在国会听证会上说,房地美和房利美时下“资金充足,没有破产危险”。

  但一些经济分析师告诉媒体,房地美和房利美维持运营即便不成问题,它们的作用和前景也将接受更多审视。更何况,金融行业暴露更多问题,意味着美国经济还有更多不确定因素,复苏进程或许需要更长时间。

  伯南克有言在先,美国经济“困难重重”,稳定金融是当务之急,让投资者不再那么容易对今后发生的动荡感到吃惊。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A0030 理查德·赛伦:大家都吃惊 ■杨舒怡(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2008-7-21 钱江晚报a00302008-07-2100012;钱江晚报a00302008-07-2100016;钱江晚报a00302008-07-2100017;钱江晚报a00302008-07-2100018;钱江晚报a00302008-07-2100019;钱江晚报a00302008-07-21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