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32版:新闻人物
3  4  
PDF 版
· 次贷风暴中的裸奔者
· 大家买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家买单
  论及美国金融动荡,无论去年还是今年,无论是由次级抵押贷款机构诱发还是由“房利美”和“房地美”触发,都少不了谈及“风险”。

  不避风险,甚至人为选择高风险,以实现机构和个人高收益,一段时期以来似乎构成一种商业心理和企业实践要素,构建出了某些“行业文化”或“企业文化”。

  至少在美国,却恐怕不仅限于世界最大经济体,金融动荡之所以具有广泛“杀伤力”,是因为金融行业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所占分量之重,比之其他行业更易于影响以至损害整体经济健康。

  金融机构失守,投资者受损。即使政府出资“救市”,实际也须由普通公众、即全体纳税人分摊“付账”,可谓风险“社会化”。

  然而,高风险所获高收益,但凡风调雨顺时、甚或暴风骤雨前、即便灾害降临已经可以预见,却总是由企业高级管理层成员“分红”,堪称利润“私有化”。

  据媒体报道,房利美5名最高级主管1998年至2003年合计收入1.99亿美元。

  房利美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马德2007财务年度年薪将近98.7万美元,房地美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赛伦年薪加奖金46.5万美元;两人可获“补偿”总额分别接近1165万美元和1829万美元。

  同一年,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亏损20.5亿美元和35亿美元,两者因抵押贷款项目损失而分别减记资产50亿美元至60亿美元。

  风险可以社会化,利润却可以私有化,是金融动荡内在原因。

  风险社会化和利润私有化违背社会公正原则,亦暴露出金融监管机制漏洞。

  风险社会化和利润私有化漏洞继续存在,意味着动荡危险在机制层面难以消除。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新闻人物 A0032 大家买单 2008-7-21 48257178002CE1744825748C0027FC9C[B1-何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