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大热天,来认识这个“棉袄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穿着棉袄上班 一步跨越冬夏
大热天,来认识这个“棉袄男”
■本报记者 叶涵
  ■本报记者 叶涵

  

  炎炎夏日,你是否向往有一个清凉世界,能让自己不受太阳曝晒,不再汗流浃背?假如夏天让你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昨天,我们就拜访了一位看起来很“幸福”的人,就在杭州这几天的高温下,他每天还是要穿着棉袄上班,即使这样,他还是会时不时地吼出一句:“冷!”

  这人叫吴存松,祐康电子商务宜康门店的冷库管理员,从业时间3个月。

  每天下午6点:

  从寒冬回到盛夏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我穿上厚厚的棉袄,与吴存松一起进入冷库。

  冷库位于宜康大学路门店的后面,面积约有20多个平方米,每天24小时开启,常年温度都在零下18度以下。里面堆满了厂家的冷冻食品,因为是夏天,雪糕占了最多的地方。除了货物之外,5米长的冷库大约只留出40厘米的走道,供吴存松调取货品用。

  我进去的时候,吴存松正忙着搬运货品。为了不妨碍他,我只好乖乖地走进走道的最深处——天哪,一件棉袄哪里够用!仅仅在里面呆了一分钟,我便开始发冷,首先是脚开始哆嗦,然后是身体,最后冷气向头部袭来。

  在手脚不停地摩擦运动5分钟后,我冷得受不了。

  吴存松把我送出去后,微笑了一下:“怎么样,不是那么好玩吧?”

  每天下午6点,是吴存松的下班时间。他从冷库里出来,常说的第一句是:“谢天谢地,终于告别可恶的冬天了。”冷库管理员脱下棉袄,回到现实中。

  饭量大,

  同事叫他“五饭桶”

  要胜任这工作,强壮的身体是必要条件。

  吴存松的饭量特别大,别人吃一碗的时候,他吃两碗,别人吃两碗,他就要吃4碗。“饭量大,才能保证身体有力气,身体有力气,你呆在零下18度的环境里才能扛住。”

  因为姓吴,饭量又比其他同事多一倍,因此吴存松很快就有了一个绰号,叫“五饭桶”。不过,他似乎很乐意人家这么叫他,甚至在我第一次问他名字时,他笑哈哈地说:“你就叫我吴桶吧,因为我每天要吃五桶饭。”

  随后,我问“吴桶”:“你呆在冷库里,一直不出来的话,能坚持多少时间?”

  “吴桶”说,他最多能坚持两个小时多一点,当然,这是在有活干、身体保持运动、能产生热量的情况下,“假如两个小时在冷库里一动不动,早就成冰雕了”。

  上班第一天,

  手冻裂开

  这个“冷酷”的工作只是看起来美,做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冰库对吴存松来说,就像围城,在外面的时候想进来,在里面的时候想出去。

  吴存松说,干这活最大的问题,就是每天都要经历从零下18度到30度甚至40度的温差,这对身体是个很大的考验。刚来的第一天,因为在冷库里时间过长,吴存松的手都裂开了。

  而现在,吴存松每天早上8点进冰库前,除了穿好棉袄外,还要用一根绳子狠狠地绑住自己的腹部,以锁住这里的热量。“我做了3个月了,从冷库里出来的那一会儿,肚子会不舒服,要重点保护。”

  尽管如此,对自己这份每天要跨越寒冬和盛夏的工作,吴存松还是比较满意的:“大热天谁都不容易。比如做送货员,这么热,在外面跑容易中暑。我这个工作虽然也累,但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

  编后:吴存松是盛夏杭州城里唯一的“棉袄男”么?欢迎你来PK,说说自己的故事,本报热线96068。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4 大热天,来认识这个“棉袄男” ■本报记者 叶涵 2008-7-22 钱江晚报a00042008-07-2200019;钱江晚报a00042008-07-22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