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民生
3  4  
PDF 版
· 两千万的别墅,阻了分飞燕
· 流浪猫泛滥
拖儿带女
· 业主装铁艺窗
物业拆了
· 浙江健儿谁能一展雄姿
· 拐杖敲墙,邻居上门相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7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拐杖敲墙,邻居上门相帮
南星街道九百楼道“一长六员”构筑亲情圈
  ■本报记者 孙连兴

  本报通讯员 陈建伟 邹洪珊 吴春

  

  本报讯 “咚咚,咚咚咚,……”,昨天早上,随着几声拐杖敲墙声,家住杭州南星街道紫花苑18幢2单元102室的叶阿毛,应声来到隔壁74岁的残疾人朱大妈家,这是他们的“暗号”,一旦朱大妈有需要,拐杖敲墙就是信号。

  叶阿毛是位退休老人,老伴身体不好,家里买菜烧饭洗衣服,都由他亲自干。而住他们家对门的朱大妈,是位肢体残疾人,平常与轮椅为伴,虽说享受街道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但毕竟日常起居、买米买菜街道也替不了。平日里,跑腿买菜,叶大伯一个人担了。他们有个约定,只要朱大妈用拐杖敲墙壁,叶大伯再忙,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过来。

  昨天下午,紫花苑13幢2单元104室,看到钱大妈和冯小妹又拿着西瓜和香蕉来看望他们,瘫痪在床的杜顺锦竟然抱着冯小妹泪流满面,同样瘫痪在床的老伴徐瑞龙也眼含热泪说不出话来。

  是什么,让徐瑞龙夫妇看到邻居如此激动?是什么,让住在13幢的居民亲如一家,那还得从紫花埠社区建立楼道“一长六员”亲情圈说起。

  “去年5月的一个早晨,我刚刚买菜回来,看到邻居韩大妈被邻居抬上了救护车。”楼道长王月琴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

  “家属呢?家属!”医护人员焦急地问着现场的居民。“他儿子不在家,我去!”邻居钱大妈毫不犹豫地担当了家属的角色。

  回到家里的王月琴心事重重。“楼道里光你一个楼道长还不够,还需要多些了解政策的,能做家务的热心人。”老伴的话提醒了她,要把懂政策的、愿帮忙的、肯得罪人的热心人,组织起来,使楼道像个大家庭。当王大妈把这个想法,告诉楼道的左邻右舍时,大家齐声叫好。就这样,“一长六员”亲情圈的雏形产生了。

  “一长六员”为楼道长、政策宣传员、环境保护员、民情信息员、扶老助残员、治安调解员、志愿服务员。

  在紫花埠社区“一长六员”亲情圈构筑后,楼道内处处荡漾着“温馨、温情、温暖”。南星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少华说,紫花埠社区的楼道“一长六员”亲情圈,已在街道8个社区900个楼道推广,辖区内有6300个“一长六员”活动在楼道。社区里,居民之间的困难基本形成小事不出楼道,大事协商解决的温馨氛围,就像一个大家庭。

  【记者手记】

  一个篱笆七个桩

  8个社区、900个楼道、6300个“一长六员”,织就了邻里互助的大网。南星街道是老城区,街道内的居民楼多为六层和七层的多层公寓,如此算来,每个楼道“一长六员”7个人,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里,则是“一个篱笆七个桩”。一个楼道内,有7个人加入楼道互助队伍,邻里和谐,又何止星星之火?

  多少年来,居住在城市里的家庭,被一道门禁锢着,有的甚至对门住了十来年都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更别说邻里互助、帮忙了。紫花埠的和谐实践让人心生向往。儿时,邻居家番薯起锅时的那声吆喝,又在耳边隐约响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生 A0006 拐杖敲墙,邻居上门相帮 2008-7-23 48257178002CE1744825748E00152DCD[A1-孙连兴≈B1-张德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