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6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素材在“选择”我,小说在“写”我
· 浙江广电名嘴
今晚为奥运加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莫言昨天在上海书展透露写作奥秘:
素材在“选择”我,小说在“写”我
  本报上海专电 昨天出现在上海书展上做文学讲座的大作家莫言排场好大,主办方给他安排的是上海世贸中心的多功能厅。但是在巨大的空间中,莫言却颇有点“找不着北”,直言:“这个像排球比赛场般大的地方,把文学压抑得很渺小。”

  为了看奥运开幕式,

  特意买了52寸大彩电

  众星捧月般被媒体包围的莫言,首先就被拷问对奥运会开幕式的看法。“概括起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幕式。”除了这一句话外,莫言以没有在现场观看为理由,没有再给出进一步的评价。“我特地在7月26日买了一台52寸的大彩电,为了弥补没在现场看奥运会开幕式的遗憾。”

  谁都知道莫言和张艺谋之间的深厚渊源,张艺谋凭借执导莫言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首次为中国夺得金狮奖,而莫言因此名声大震。他们两个还真不知谁成就了谁,拿莫言的话来说,就是“双赢”。“《红高粱》使我的知名度大幅度上升,但是张艺谋也不会忘记《红高粱》,没有它就没有后来的张艺谋,也可能就不会由他执导这次奥运会开幕式。”

  以前三月不出作品就焦虑,

  现在三年不出作品也不急

  谁都知道莫言是圈内出了名的“快枪手”,曾经创下43天写成几十万字的《生死疲劳》的纪录。两年前,他放弃了5年来用电脑写作的习惯,重新拿起了笔“爬格子”。“用笔写,我可以一天写一万字,而用电脑只能写三千字,而且手写可以避免我在网上冲浪浪费时间。”

  莫言还透露了一个独特习惯——喜欢戴着耳机听着京剧曲牌,和着节奏写作,文思泉涌。

  但是,莫言已经有近三年未有新作问世了。“以前,三个月不出作品就焦虑,现在三年不出作品也不着急。”莫言气定神闲地从容一笑。他说,现在他已经到了求质量不求数量的阶段,要突破,要向读者负责。

  正在构思的下一部农村题材小说的莫言说,主人公将有很大不同,结构上也试图寻求新突破。“现在还没有特别强烈的创作冲动,要等主人公像我的左邻右舍一样熟悉了,才会动笔。”

  写作可是个体力活。人家一进入创作状态,越写越瘦,而莫言却很神奇,一进入状态却越写越胖,身体越写越好,可见他真是乐在其中。“一部长篇写下来,我铁定重五六斤。”

  看了《檀香刑》吃不下饭?

  有些男人似乎挺虚伪

  莫言认为,叫好声一片的小说未必是好小说,引起对立的评价的小说才值得注意。比如他的《檀香刑》就是一部引起巨大争议的小说,特别是其中对种种酷刑的描绘。

  “有些女性很坚强啊,她们读了《檀香刑》,认为写得还不够过瘾,还可以更残酷一点。”让莫言不以为然的倒是不少男人对他说,读了《檀香刑》,好几天都吃不下饭。“这难道不会让人觉得有点虚伪吗?特别当你知道说这话的商人赚起老百姓的钱来不吐骨头。”看着挺温文的莫言说起话来也会带刺。

  莫言坦承,就题材来说,灵感的闪现很重要。“是素材选择我,而不是我选择素材。”莫言说出了成熟的创作者都会有的感觉,“开始,是我在写小说,到作品走上轨道,是小说在‘写’我。作品中的人物会自己发言,推动情节,完满他们的性格塑造。”

  中国文学并不缺什么,

  而是多了富贵和闲适

  对于当今中国文学,莫言认为不是缺少了什么,而是多了点富贵和闲适。“作家穷得要饭那不行,但太富了,对写作并没有啥好处。”

  当被问及对电影小说的看法,他说,“把小说改编到电影,就像是把树加工成家具;把电影改编成小说就像是把家具再恢复成树,这是违反常理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如今泛滥市场的电影小说的不满。

  莫言对青春文学也颇多关注,但他的评价也仅止于:“这样的作品我写不出来。”引来读者们一阵笑声。他对王蒙的评价也很独特:“王蒙的作品爱耍贫嘴,拖泥带水,披头散发,用许多形容词,但他的文风很有特点,关注的也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场。”

  本报实习生 章贝佳 本报特派记者 陈 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新闻 B0006 素材在“选择”我,小说在“写”我 2008-8-16 48257178002CE174482574A6003C7B6B[A1-陈桔≈B1-文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