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6版:天下·焦点
3  4  
PDF 版
· 布什欢迎俄签署停火协议
· 巴执政联盟将启动弹劾
· 俄总统宣布今起撤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巴执政联盟将启动弹劾
人民党:穆沙拉夫只有两天时间考虑是否辞职
  巴执政联盟将启动弹劾

  人民党:穆沙拉夫只有两天时间考虑是否辞职

  巴基斯坦新闻和广播部长拉赫曼17日在宣布,执政联盟一个特别委员会当天已完成针对总统穆沙拉夫的指控书起草工作,下周将提交执政联盟领导人批准。

  就在16日,一名巴基斯坦人民党官员说,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必须在当天和次日决定是否辞职,否则执政联盟将启动弹劾程序。

  支持总统的政党高层同一天再次否认穆沙拉夫有意辞职。

  指控书起草完毕

  巴基斯坦新闻和广播部长拉赫曼17日在首都伊斯兰堡宣布,执政联盟一个特别委员会当天已完成针对总统穆沙拉夫的指控书起草工作,并将于下周早些时候把指控书提交执政联盟领导人批准。

  拉赫曼说,包括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领导人谢里夫和人民党联合主席扎尔达里在内的执政联盟领导人需要在弹劾案正式提交议会前对指控书进行最后审阅。因此,她目前还不能透露指控书的细节。

  拉赫曼说,在指控书起草过程中,执政联盟没有与总统方面进行任何接触。按照宪法规定,穆沙拉夫有权辞职以避免遭到弹劾。

  要求两天内决断

  外交部长、人民党成员沙阿·马哈茂德·库雷西16日说,穆沙拉夫必须在两天内在辞职和面对弹劾程序之间作出选择,“不能再拖”。

  库雷西在首都伊斯兰堡告诉媒体记者:“如果穆沙拉夫在今后两天内不作出辞职决定,弹劾程序将启动。”

  执政联盟人民党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领导人本月7日决定启动弹劾程序,称正在完成与弹劾相关的指控条款,预计18日递交议会下院。

  执政联盟官员16日说,他们已拟定弹劾指控条款草案,但仍需获得党派领导人批准。路透社报道,指控条款主要涉及违宪和执政不当行为。另一些报道称,执政联盟可能要求调查穆沙拉夫在出国行程中是否存在非法使用资金问题。

  人民党联合主席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7日解释启动弹劾程序的理由时说,穆沙拉夫没有履行承诺参加新一届议会的信任投票,也没有按照宪法要求向新议会发表演说。另外,穆沙拉夫过去8年执政过程中采取的错误政策削弱了联邦政府。

  再次否认辞职

  支持现任总统的政党穆斯林联盟(领袖派)高级官员塔里克·阿齐姆16日说,穆沙拉夫不会辞职。

  阿齐姆告诉法新社记者:“总统穆沙拉夫有信心在议会捍卫自己,轻松驳倒指控条款。穆沙拉夫所做的任何事都是本着国家利益、民族利益。”

  阿齐姆先前质疑执政联盟确保弹劾获议会通过的能力。巴基斯坦法律规定,弹劾总统需在议会上下两院均获超过三分之二多数支持。人民党和穆盟(谢里夫派)在国民议会(下院)享有多数席位,而穆盟(领袖派)在参议院(上院)占据多数席位。

  不过,阿齐姆15日证实,各方正展开谈判,以避免政局陷入弹劾泥潭,穆沙拉夫如果辞职是否拥有免遭起诉权利是谈判内容之一。

  人民党和穆盟(谢里夫派)围绕这一问题似乎存在分歧。美联社报道,穆盟(谢里夫派)坚持认为穆沙拉夫即使辞职也要受到起诉,而人民党立场更为温和。

  内政外交动荡

  政局动荡严重影响巴基斯坦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前景不确定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巴基斯坦主要股票指数如今处于两年来最低谷,巴基斯坦卢比市值今年缩水将近四分之一。

  巴基斯坦邻近阿富汗边境的古勒姆地区部落争斗愈演愈烈。不愿公开姓名的地方官员17日说,大约200人在已持续12天的部族冲突中死亡。当地报纸报道,塔利班武装人员参与了这场冲突。

  巴勒斯坦政局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美国官员多次表示,弹劾和辞职是巴方“国内事务”,美方不会干预。白宫发言人戈登·约翰德罗15日被问及如何评价穆沙拉夫辞职传言时说:“我们看到了那些报道,但这些事务都隶属于巴基斯坦政治体系,应由巴基斯坦人解决。”

  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政局不稳让美国及其盟国担忧与巴方合作开展的反恐斗争受挫。法新社援引英国伦敦知名智库国际问题研究所巴基斯坦籍专家法尔扎纳·萨巴赫的话说:“巴基斯坦政局不稳当然会引发人们担忧,这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耿学鹏(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焦点 A0016 巴执政联盟将启动弹劾 2008-8-18 钱江晚报a00162008-08-1800015;钱江晚报a00162008-08-1800012;48257178002CE174482574A80043291D[A1-新华社稿≈B1-董立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