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23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一辈子都给了儿子
· 2008.8 杭州,张晓峰家中
· 震惊柏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父亲辞去公职,甘当“书童”
一辈子都给了儿子
  天才的成长过程都有些类似。当记者采访张晓峰的父亲张倩熊的时候,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起20多年的栽培史,几乎可以写成一部《钢琴家是怎样炼成的》典范教材了。

  1979出生的张晓峰自幼就显示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3岁时,他用家里的电子琴弹出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日本电视剧《血疑》的主题歌。后来在专家的建议下,张倩熊带着12岁的儿子,在没有任何“门路”的情况下赶到北京,想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碰碰运气”。

  一番周折后,张倩熊终于找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的一位主课老师。她在听了张晓峰的演奏后,立即对张倩熊说:“你们不要回杭州了,在北京住下来吧!40天后参加附中的考试,他一定能考上!”

  老师的首肯自然让张倩熊信心百倍。不过他当时并不知道“在北京住下来”意味着什么。当40天后张晓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并被四个老师“抢”的时候,张倩熊以为自己的辛劳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在张晓峰被录取后,张倩熊坦然地回到了杭州,把儿子“扔”在了北京。

  没想到一个星期后,附中的老师打来电话“骂”他:“你们还想不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了?一定要有人来陪读呀!”

  张倩熊这才知道,原来在中国,学习小提琴和钢琴的所有学生都有家长跟着“陪读”。于是张倩熊辞去了自己工程师的工作,毅然奔去了北京,从此给儿子当起了10年的“书童”。不久以后,张晓峰的哥哥张晓东也把工作调到了北京,全力支持弟弟的学业。

  张倩熊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一个破旧的大杂院里租下10平方米的房间,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在那个大杂院里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陪读家长和学音乐的孩子们。

  而在附中的校园里,陪读的家长们也每天照面,成为一道风景。就在张晓峰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一年,郎朗也来到了同一个地方。张倩熊很清楚地记得,郎朗的父亲当年和他一样,每天穿着同一套衣服在中央音乐学院里进进出出,“他那套衣服穿到油光煞亮!”

  就这样,10年的岁月里,张倩熊负责儿子全部生活起居的杂事,儿子弹琴的时候给他打拍子,并且还自创“魔鬼训练法”训练儿子的基本功。

  “我这套魔鬼训练法在中央音乐学院是出了名的!”张倩熊一脸自豪地说,“每天晓峰练完一天的琴,跟我说爸爸我手很酸了,我就跟他讲,你把今天弹过的所有曲子再过一遍,半个小时,只要求速度和力量!”

  在张晓峰大学毕业留在中国音乐学院执教后,张倩熊终于能彻底“放开”儿子了。如今,张晓峰即将走出国门,回顾这一段人生,张倩熊充满自豪地说,虽然一辈子都给了儿子,但这辈子值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A0023 一辈子都给了儿子 2008-8-21 48257178002CE174482574AB003B4E5C[A1-郑琳≈B1-金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