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8版:每日新闻·科教
3  4  
PDF 版
· 班主任宝典班主任写
· 装卸工被压4处骨折
· 揪着暑假尾巴忙转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8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弱校“钻”到名校,从小镇转到省城,从美国兜回中国——
揪着暑假尾巴忙转学
  本报讯 从弱校“钻”到名校,从名校转学回弱校,从温州、湖州转学到杭州,从美国转学回中国……这个暑假有人忙着给孩子转学,不是因为工作调动,不是因为举家迁移,只是想给孩子选个好一点的学校,期望他能有好一点的前程。

  为孩子,单身赴杭工作

  过完这个暑假,陈女士的女儿终于可以杭州来读书了。为此她不惜和丈夫两地分居,先一个人来杭州来工作。

  他们一家人本来都在湖州生活,虽然她女儿也在当地一所不错的小学读书,但她自己觉得和杭州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差距。“我自己就是从一个小县城考到杭州读大学的,乡下第一,城里第七。现在连第七也拿不到。越到高年级,差距越大。到了高中,我们那里的学校一本上线率和杭二中、学军中学这些学校是没法比的。”

  陈女士的单位是一个大集团,在全省各地都有分支机构,这给了她一线希望,“只要我工作调去杭州,女儿就能跟着去了。”2007年,她终于申请成功,调到杭州工作。随后就紧锣密鼓地买房子、把女儿的户口迁移到杭州来。最终赶在女儿今年9月上六年级之前成功转学到杭州城西一所不错的小学。“好险啊,因为按照杭州的规矩,一旦到了六年级就很难转入了。这一年多就像打仗一样!”

  像陈女士这样想把孩子从地市县转到杭城来读的人不少。张先生有一对读初一的双胞胎女儿,“我想等明年暑假就把她们转到杭州民办中学读书。就算教学质量差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能进来读,就算杭州的学生,就能考杭州的高中了。”而来自温州的刘先生干脆砸下100多万在杭州城西一个新楼盘买了房,因为据说这个楼盘的配套小学很不错。

  弱校转名校 名校转弱校

  城外的绞尽脑汁想进城,城里的也忙着倒腾想进好学校。赵先生的孩子这个暑假也从杭州城东的一所学校转学到城西的一所小学读五年级。“孩子入学时我们就想让儿子进这所小学,但那时住址、户口不符,进不了。”儿子读到四年级了,学习成绩还不错。看看儿子似乎还是块读书的料,赵先生又动了换学校的念头,“尽我所能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吧,免得他以后怪我,也免得我自己后悔。”

  两年前,赵先生卖了老房子,在杭州城西买了个学区房,然后举家迁移到城西,以“搬家”的名义,转学成功。“这所小学不错,而且更重要的是和这所学校对口的这一地区的初中很不错,这样我们可以先参加民办初中的摇号,摇不进,还可以进这所公办初中,有保底。”一箭双雕。

  有转进名校的,也有转出的,而且少数是从名校转往薄弱学校,这让人费解。一家民办初中的校长悄悄透露说,他在接纳新生时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得到一个杭外保送生的资格。杭外招生名额是平摊到各个学校的,名校强手如林,不一定能抢到学校推荐名额,而在薄弱学校,凤尾变鸡头,机会就大多了!”照这位校长的说法,一旦得到杭外保送生的推荐资格,即使进不了杭外,也等于拿到了进其他几所著名民办初中的免费通行证,“几乎所有的民办初中都优先接受杭外推荐生,家长不仅不用花心思入学,还能少了好几万元的择校费。”说来说去,还是为了进一个好初中。

  美国也有人瞄上杭州学校

  有意思的是现在不仅是省内的家长,国外有些人也瞄上杭州的学校。若不是因为身体不好,张奶奶今年就打算把儿子的第二个孩子也从美国接回来,转到杭州来读书。“我就一个儿子,现在在美国大学里做教授,他觉得国内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好。”她的大孙女戴和言出生以后就一直放在杭州,现在已经在杭州上小学三年级了,在班里成绩数一数二。“我私底下打算,等她小学毕业,最好能去杭外,这样外语也能学得好一点,等高中毕业后再送到美国去读书。”

  谷女士的家里今年也多了一个从香港来的孩子,“是我朋友的女儿,现在转到杭州来读初中了。”原来小女生在香港谈恋爱,成绩下降,父母一狠心就把她送到杭州来了,“一方面他们觉得内地教学比较扎实,基础教育质量好,另外还可以断了她的恋爱关系,可以好好用心读书。”

  据杭城一知名小学的负责人说,他们有的班一年级时只有30多个人,到六年级时就变成40多个毕业生了,都是中途因为各种原因转学进来的。

  本报记者 俞熙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科教 A0018 揪着暑假尾巴忙转学 2008-8-21 48257178002CE174482574AB002B0F46[A1-俞熙娜≈B1-兰杨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