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23版:洞察·京奥推动力
3  4  
PDF 版
· 奥运展现的中华文化
· 做一身旗袍,来一个面塑
· 奥运会老外身上的中国元素
· 去祥云小屋里看浙江丝绸
· 老外最爱的中国元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奥运展现的中华文化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文敏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面向整个世界提供了全方面的文化展示舞台。“世界给我17天,我还世界5000年”,在短短17天的奥运比赛期间,将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示给世界人民,让全人类共享中国人民创造的文明遗产,这与北京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表达的理念不谋而合。将中国文化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融入国际奥林匹克多元文化大家庭中,将是北京奥运会对世界奥林匹克做出的突出贡献。

  为推广奥运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的华人都为之付出了努力与心血。之前,某些优秀传统文化面临消失,也令人有所焦虑: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如何将文化中国的命运与整个世界的最新发展联系在一起?患上“文化焦虑症”的既有精英,也有普通百姓。借助奥运会这个“推销”中国文化的良机,国家与民间自觉的“脑力激荡”和“创意思考”便开始酝酿,并达到高潮。

  当世界的目光因奥运聚焦北京,中国获得了“用世界的语言来说明中国文化”的机遇。这种文化现象在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示体现为种种具象的文化符号:四合院、青花瓷、旗袍、茶叶、面塑、功夫,甚至还有李宁牌运动服和青岛啤酒……但要把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向外人展示,尚需更多的支点。

  当奥运支点已撬起无限创意,文化建设仍需努力:商业的功利刺激是不是左右了文化出路的抉择,文化遗产需不需要像奥运火炬一样“薪火传承”,如何长久地激发民间潜藏的创意……北京奥运会只是支点,而功夫更在奥运之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洞察·京奥推动力 A0023 奥运展现的中华文化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文敏 2008-8-25 钱江晚报a00232008-08-25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