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奥运中国
3  4  
PDF 版
· 三大亮点照亮鸟巢
· “记忆之塔”这样铸成
· 温州小丫把微笑献给闭幕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记忆之塔”这样铸成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灵魂”作品“记忆之塔”,是艺术家们和演职人员历经10多个月的艰苦努力铸成的艺术精品。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副总导演章东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2006年11月11日,闭幕式团队刚刚成立,最初的创意中就有这么一个“塔”,这是从苗族的踩刀梯表演中获得的灵感。396人徒手攀登,更加直观地体现拼搏精神。  

  “记忆之塔”用了一年时间设计制作,花了30吨钢材,塔能够伸缩,由五层升降结构组成,最高可升至23米。最大承载能力为20吨。最底端直径为20米。

  在“记忆之塔”上进行这样高难度的表演,需要胆大心细,更需要表演者有充沛的体能和相互间极强的配合协调。承担这一任务的396名表演者全部都是来自部队的文艺骨干。

  据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透露,这些演员们在排练中,和编导一起摸索,通过10个月的排练,最终实现了导演的意图。塔刚搭起时,编导们刚上到第一层,就头晕眼花。但现在,演员们能够自如地在塔上进行各种形体表演。从塔底到塔尖,演员们现在只需要12秒左右。

  “为了使舞蹈动作更加优美,我们自己加压,训练的强度很大,每次休息时,浑身痛得上不了床,只好往地板上一躺,不一会就睡着了。”队员张雷回忆说。

  正是在396名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记忆之塔”以其强烈的震撼力成为闭幕式的最大亮点。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奥运中国 A0004 “记忆之塔”这样铸成 2008-8-25 48257178002CE174482574AF005C228B[A1-新华社稿≈B1-卢俊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