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5版:奥运中国
3  4  
PDF 版
· 与两名挪威记者相拥告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清理完最后一只餐盘的大学生
与两名挪威记者相拥告别
  惜别地:北京国际新闻中心

  清理完最后一只餐盘的大学生

  与两名挪威记者相拥告别

  24日上午10点,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内召开了最后一场发布会,发布会的内容是关于北京残奥会的筹备情况。记者来得很多,一早就把发布厅坐满了。从奥运会的资讯发布到残奥会的发布,坐在这最后一场发布会上,记者们心里都涌起一些感叹:告别的时间到了!

  到25日24时,为奥运会非注册记者服务的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即将结束全部的工作。它已经圆满运行了一个多月,为来自全世界各国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记者提供了一个北京的“家”。

  曾经是老记们奋战的沙场,如今已归于宁静。最后一场发布会结束之后,酒店的工作人员开始撤换桌椅和摆设,将之恢复成酒店宴会厅的模样。

  8月8日开幕式举行的那晚,这里曾经人声鼎沸,在电视大屏幕上升起的国旗的刹那,老记们的欢呼可以称得上狂野。在餐台服务的志愿者李敏清晰得记起那天夜晚的场景,“听到清澈的童声唱起《歌唱祖国》,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以前以为奥运会离我们很远,在那时才知道原来那么近。”

  这是李敏们为奥运会工作的开始。李敏是北京优力美食公司的一名普通销售人员,从8号开始,她负责在记者工作区的小餐台工作,每天给记者泡咖啡、送餐点。

  从8号到25号,她数不清自已已经为记者们泡了多少杯咖啡。李敏的笑容很甜,每次记者靠近餐台,她都立即站起身,亲切地问候:“要奶咖还是黑咖?”

  记者们都和这个亲切的小姑娘交上朋友,南非一个电视台记者叫罗伯特,是一个很帅的黑人小伙,临走了,还拉着李敏和她拍合影。“以后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来中国,可能永远没有机会了,让照片拍下我们在这里相遇,希望下次你去我的国家,我们再见。”

  李敏说,到了临别时分,自已很伤感。“一想到今天这里的工作就结束了,以后就都见不到了,所以心里有点难受。”

  很多记者24号并没有采访和发稿的任务,但都不约而同地再次来到新闻中心。这次他们的任务是留下在此工作的纪念照片。曾经,这里每天都有四五场发布会在此举办,每天从早到晚都有记者在此努力工作,发回北京的报道。

  在餐厅前拍一张吧,和那些有着可爱笑容的志愿者;在金牌榜前拍一张吧,记者们是一张一张看着贴上去的;在新闻中心偌大的工作间里拍一张吧,这里曾经是记者们通宵作战的战场。

  从江西来的《信息日报》记者袁征从2号到这里报到开始,已经用照片记录了这个“战场”的每个瞬间。从记者走进注册大厅开始,再到陆续道别扬尘而去出租车的背影,再到最后一场发布会结束后冷清的大厅。“又一件大事走过了!”这位曾在四川地震时在青川采访一个多月的记者感叹自已在今年经历了中国两大历史事件,他和几位在“战友”相约在闭幕式结束之后上北京街头,“好好搓一顿!”

  而在BIMC当安检志愿者的几个小姑娘则选择了拍DV留念。北京二外的这几个大学生志愿者提前一天在23号晚间结束工作。当天晚上,她们在新闻中心门口拍完最后一组DV镜头,她们说,这个DV短片叫做《当志愿者的日子》。

  25号,在新闻中心餐厅上最后一班的北京人文学院学生王晓倩在清理完手中最后一只餐盘,与最后用餐的两个挪威记者拥抱在一起:“再见了!再见!”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歌声响起在26日的凌晨,和着晨光慢慢迎接新一天的来临。

  再见!BIMC!                本报特派记者 韩晓军 本报北京专电

  本版摄影 韩晓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奥运中国 B0005 与两名挪威记者相拥告别 2008-8-26 钱江晚报b00052008-08-2600030;钱江晚报b00052008-08-2600018;48257178002CE174482574B000435D91[A1-韩晓军≈B1-陆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