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4版:财富
3  4  
PDF 版
· 中报
· 二次发售让券商各部门“内讧”
· 多家公司
取消股权激励计划
· 上证所发布行为指引
进一步落实增持新规
· (000425) 徐工科技:
· 东方雨虹发行价确定为17.33元
· “服装业首富”周成建身价161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二次发售让券商各部门“内讧”
投行喜爱,但自营部门嫌弃
  市场一直普遍认为二次发售机制对于券商来说是件好事。但据记者了解,券商承销所涉及的部门不仅包括投行,还涉及研究、自营和资管。与投行部门充满兴趣不同的是,券商自营和资管部门对二次发售的整体效果并不太乐观。

  近期小额限售股股东减持力度,让部分市场人士对二次发售机制有些担忧。中登公司限售股解禁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沪深两市累计限售股解禁数量有868.3亿股,其中,大宗限售股为453.84亿股,小额限售股为414.46亿股。大宗限售股实际减持数量为78.23亿股,占比17.24%;小额限售股实际减持数量为180亿股,占比43.43%。

  市场人士认为,作为解禁股股东,以最高价格合法卖出所持股份是其追求的理想状态,引入二次发售从多种角度来说,都可能增加其减持成本。因此,在预期将增加减持环节的情况下,即便市场继续大幅调整,限售股股东减持冲动仍然高企。

  对于二次发售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其各部门却是持不同的态度。北京一家合资券商副总裁表示,在目前的承销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二次发售对于券商投行也是一种创新的尝试。该公司兴趣较大,但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深圳一家大型券商投行负责人也认为,二次发售对投行来说,是对目前业务的一种补充,肯定是有吸引力的。但因具体细则并未推出,所以无从下手。

  由于二次发售的具体细则并未出台,结合美国二次发售的费用,以及限售股股东的承受能力,多位投行人士预计,国内券商担任二次发售的承销费用应该不高。据悉,美国二次发售视发售规模大小,成本在40万美元至60万美元不等。但国内限售股股东减持,恐难付出这般高的成本。

  深圳某券商人士表示,“除了承销费用,券商投行是否承销主要取决于价格,高于二级市场价格7.5折以上,券商一般不愿意也不敢承销的。”但对于限售股股东来说,如以7.5折价格出让,加上承销费用,实际入账可能更低。这样的结局可能不会让大多数限售股股东满意。深圳另一券商人士表示,该公司在对限售股股东制定市值管理方案过程时发现,除非资金特别紧张,客户对出让价格均较为在意。

  二次发售,对于券商不止是投行一个部门的战斗。上海一家券商负责人提出,如果采用包销模式,那么券商承销的最大风险就是“砸在手里”。在这种情况下,涉及到券商的部门就不仅仅是投行,而包括研究、自营部门和资产管理。

  首先,券商研究部门对上市公司股价需做出趋势性判断,并确定包销价格底线,如果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那么只能转给自营部门或者资产管理,“一个是自己的利益,一个是客户的利益,哪个都输不起。如此,对价格的要求较高。”

  其次,即使券商愿意承销,但买家也面临极大风险。深圳某券商资管负责人分析说,简单来说,如果通过二次发售就能买到更便宜的筹码,那么投资者将抛售二级市场的股票,继而二级市场价格自然会一路向二次发售价格靠拢,二次发售买家的短期赢利空间几乎为零。

  部分业内人士对二次发售通过大宗交易发售前景不太乐观。上述人士提出,“目前‘寻托’买卖的局面依然无法改变。无非是限售股股东增加了抛售成本而已。”成本的增加无疑又再次加速解禁股股东的出逃。“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今后的价格低,成本高,那限售股股东肯定不会等待。当然不排除优质的上市公司股票可能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欢迎。双方约定价格,作为长期投资配置。但是这些功能在目前的大宗交易平台上都能实现,二次发售的作用可能会打折。” 

  证券时报记者 刘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 B0004 二次发售让券商各部门“内讧” 2008-8-29 48257178002CE174482574B3004DD06C[B1-毛卫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