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1版:运动·天地
3  4  
PDF 版
· 运动去!
· 超猛
· 老百姓总结说,这是体育惠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两三年,桐庐建起100多片篮球场
老百姓总结说,这是体育惠民
  本报讯 在桐庐,什么运动最受热捧?答案一定有篮球。2004年,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从建国至2004年,桐庐县只有篮球场117片,而且大部分是泥地、煤渣地,其中75%以上还是学校的配套设施。而2005年—2007年间,桐庐却造了121片篮球场。

  好美,健身苑的风景

  桐庐县近三年造的篮球场数量,超过了过去五十多年的总和。这个巨大的变化原因,桐庐人总结为体育惠民的实惠。

  桐庐县政府要求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片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室、一个健身苑点。截止2007年底,全县186个行政村中,54%已经达到这个要求;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92个大村中,人均体育场地设施1平方米以上的占了47%。

  在桐君街道的大丰村、兰田村等,记者见到了一个个屋舍俨然、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而点睛之笔正是漂亮、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像城里一样建起了园林式的休闲健身公园,篮球场、健身苑、健身小广场、休闲长廊一样不缺。

  奖励,政府实在之举

  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背景,又有老百姓对体育设施建设的热情,桐庐县委、县政府2006年出台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奖励政策:每建成农村健身工程,县政府奖励5000元经费和1副篮球架、2张乒乓球台。这笔经费由县财政专项划拨。之后,部分乡镇也出台配套的奖励政策。

  从2006年至今的三年中,县财政每年兑现120万元,县体育局也每年从彩票公益金中补贴八九十万。而乡镇、行政村累计投入的建设资金,则高达上千万元。正是百姓建政府奖的政策,让桐庐农村体育设施建设驶入“高速道”。吴旗平自豪地介绍,到今年年底,全县13个乡镇(街道)、186个行政村,将100%实现健身场地的覆盖。

  本报通讯员 黄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运动·天地 B0011 老百姓总结说,这是体育惠民 2008-9-1 48257178002CE174482574B6002194DC[A1-李颖≈B1-李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