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23版:每日新闻·瞭望
3  4  
PDF 版
· 泰国游叫停市民难退团
· 安仁出土千年阴沉木
· “红头文件”难解番茄滞销困境
· 敦煌博物馆四面宝镜被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贵阳白云区下文:机关单位职工每人购50公斤番茄为农民解困,然而——
“红头文件”难解番茄滞销困境
  一年前,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摆茅村杉树林组村民夏龙种番茄赚了5万元,今年却空欢喜一场——从两个月前番茄上市开始,收购价每公斤均价仅两毛多,与去年的价差近10倍。

  因市场行情疲软,为减少农民损失,白云区发文要求全区各部门在职机关单位职工每人购买50公斤番茄,引发不同议论。

  ●一毛五一斤还找不到买主

  “收购价每斤一毛五分,还找不到收购商。”

  “果子从地里收上来只能保留3到5天,卖不出去,只有烂掉。”

  “今年农药价高,普遍施肥不足,病果卖不出去,只有喂猪。”

  8月7日,白云区麦架镇摆茅蔬菜批发市场,农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苦。

  2007年,卖价走高的番茄行情是当地农民种植热情高涨的主因。据了解,贵阳市种植番茄的农户涉及6个县(区、市)23个乡镇的126个村,种植户超过2万户,突然暴跌的价格,使得他们都不同程度受损。

  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新水村村民顾明贵在有关部门动员下,今年将自家2亩地水稻改种番茄。8月7日,他告诉记者:“不算劳力,投入的肥料、种子、农药、架材费5400元,到现在只卖了2000斤得了400元。按亩产8000斤计算,全部卖掉也才3200元,成本都收不回来。”

  批发市场也不复一年前的盛况。8月7日,记者在白云区麦架镇摆茅蔬菜批发市场看到,只有一个商贩在收购番茄。这位名叫汪正友的商贩说:“收购价每公斤在0.3元到0.4元之间,到现在只发了4车货到汕头、福建等地,当地批发价每公斤0.8元到1.4元,与去年的每公斤2.6元到2.8元相比,差价太多,再加上运费增加,已经亏了7000多元。”

  相对于新发展的番茄种植户而言,老番农更理性一些。白云区沙文镇对门山村二组村民、46岁的舒堂明告诉记者:“今年种植了3亩番茄,产量2万多公斤,目前已经卖出去四分之三,不算人工费用,要亏两三千元钱。不过,我们村种植番茄比较早,农民的心理承受力普遍要强一些,市场变化快,赚了赔了,都很正常。”

  ●价格暴跌缘于缺乏统筹

  短短一年,番茄价格暴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总体种植面积扩大,总量猛增。

  以贵阳为例,番茄种植面积从去年的3万多亩增加到5万亩。不单如此,省内的黔东南、黔南、遵义及六盘水市也扩大了种植面积,全省超过30万亩。

  “供大于求,自然会影响价格。”重庆客商洪兴财说,“今年,其他省份的番茄产量也在增加,湖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的番茄也大量涌入市场,货源非常充裕。”

  此外,今年的特殊气候,也对番茄产销发生影响。白云区蔬菜办主任罗义银说,受年初雪凝灾害影响,贵州省内灾后重建补种的番茄,正好赶到同一季节上市,拉不开时间差,出现总量冲突,导致价格过低。

  运输成本加大也是原因之一。贵州、广西辖区内柴油加油难,且价格高,货车到加油站后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加到油。“运费增加之外,贵州运往两广的车辆返回时多数是空车,商贩积极性不高。”汪正友说。

  客观原因之外,更要害的问题或许还在于,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民而言,刚刚萌发的市场意识使得他们只看到赚钱风光的一面,对于可能到来的风险缺乏防范。白云区沙文镇对门山村村主任刘有华说:“政府相关部门提醒过农民,今年番茄销路可能会出现问题,价格也会有所下跌,但多数农民还是坚持要种番茄,认为即使价格低一些,多少还是会有赚头,不至于亏到没有底。”

  贵阳市蔬菜办市场信息处处长张福友的分析更深入一些:“对全省番茄乃至蔬菜产业没有一个统筹规划,是导致今年贵州番茄收购价格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各产区今年都扩大了种植面积,但相互之间却缺乏信息沟通,各地的规划没有形成‘一盘棋’,你搞你的,我做我的,才造成了今天一哄而上的滞销困局。”

  ●“红头文件”促销引发争议

  要求每名职工购买50公斤番茄的“红头文件”,使得白云区上下颇觉尴尬,一些干部甚至大为抱怨。

  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表示:“花30元钱买100斤番茄,经济上当然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而且还能够帮助农民,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政府不应该搞强迫,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这种摊派式的做法,是不是政府所该为?用‘红头文件’是不是就能够挽救疲软的市场?”

  该区区长黄昌祥也承认,以行政命令“内销”部分番茄,只是白云区尽量帮农民拣回一点损失的措施之一,“回过头来看,方法上确有不妥之处,应该检讨。”

  除了下发“番茄红头文件”,白云区同时还采取了不少补救措施:成立番茄销售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引进客商并为其提供补贴和便利,同时打通省内外市场绿色通道、发放绿色通行证等,积极促进外销,以弥补番茄种植损失。

  贵州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聂秀丽认为,政府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系统思维和管理、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是导致今天番茄供大于求滞销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贵阳市一位农业部门的同志说:“番茄滞销导致的损农后果令人痛心,但学费不能白交,关键在于总结教训,学到东西。光靠一纸‘红头文件’促销,番茄的销路绝对红火不起来。”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瞭望 A0023 “红头文件”难解番茄滞销困境 2008-9-4 钱江晚报a00232008-09-0400018;钱江晚报a00232008-09-04000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