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瞭望
3  4  
PDF 版
· 首闯映秀的冲锋舟
昨进建川博物馆
· 东莞徐福记遭遇大火
公司称对生产没有影响
· 水上人家
弃船登岸
· 北京迎来首例精神病人“医生狗”
· 自行车行老板自行车上娶亲
· 皮蛋国家新标准
通过专家审定
· 地震孤儿首次被收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地震孤儿首次被收养
养父母说:希望孩子在平静的环境中成长
  “收养证是大前天发放的!”前晚10时,四川绵竹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李柏汕肯定地告诉记者,“孩子确实是被收养了。颁发了收养证后,从法律意义上说,他就不再是孤儿,被收养人和收养人之间成为完全法律意义上的父子、母子关系。”

  孩子名叫张安云,10岁,来自绵竹市,在5·12地震中痛失双亲。张安云也因此成为四川第一个被收养的地震孤儿。

  亲戚无力抚养孩子

  前晚7时,记者驱车来到德阳绵竹市农村小安云的姑妈姑父家。在到养父母家之前,他就住在这里。

  小安云的姑父刘斌的房屋被震成了危房,院子里搭着帐篷。小安云70多岁的爷爷正在砍猪草,奶奶在烧柴草做饭。“震后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她就到外面去割草晒干当柴烧。”小安云的爷爷颤悠悠地站着对记者说。

  回忆起地震后的情景,刘斌眼圈红了。

  5月12日13时30分,父亲将小安云送到汉旺中心小学后,就回租的房子睡午觉。夫妻俩在汉旺靠卖包子馒头为生,由于每天凌晨3时就要起床,中午一般要午休。地震发生后,出租房轰然倒塌。第二天,噩耗传来,小安云的父母均已遇难,而小安云很安全,已被学校转移到绵竹体育场。

  噩耗没能隐瞒多久,“小安云只是不停地流泪,哭不出声来。”刘斌说。成都市儿童活动中心把他接了过去,并带到北京、天津去过了儿童节。一对甄姓成都夫妇向刘斌表达了收养小安云的愿望。

  但是,收养并不顺利。阻力首先来自外公外婆,10岁的乖巧小外孙要离开自己,老两口很难接受。但二老都已80多岁高龄,抚养小安云已不现实。然后又是小安云的两个舅舅不同意,但他们的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太好,地震后更加窘迫。几经反复,外公外婆和舅舅们最终还是答应了把小安云送养,为了孩子有个好前途。

  根据《收养法》规定,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虽然长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小安云愿意吗?

  “开始他是很抵触。”刘斌说。为培养感情,甄先生和爱人先将小安云接到成都生活,并为他报了学习班,慢慢产生了感情。但后来小安云听说必须改姓,又不愿意了。“他给我打电话,说想回家,一问原因,就是不愿意改姓。”但时间一长,小安云终于接受了甄先生夫妇,并签字答应被送养。

  养父母说孩子需要安静

  记者随后致电安云养父甄先生。曾经助养过多名小孩的他和爱人,现在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安云身上。他表示,感谢社会各界对小安云的关心,但现在小安云需要的是安静的成长环境,希望大家能支持和理解。安云姑父刘斌也希望通过媒体,感谢所有曾经关心过安云的好心人。

  甄先生说:“我们都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只有满心的爱心,需要在照顾安云的过程中学习,希望安云心理创伤能早日愈合。”甄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安云已经在读书了,学校的老师都很照顾他,同学们也很友好。

  安云的姑父刘斌在电话中也对记者说,他对安云很放心,虽然安云到了甄大哥家里,但仍然是自己的侄儿,对家人而言,就好像多了个亲戚那么简单。“甄大哥也说,不管安云多大,两边的亲戚长辈都要认。”

  

  编者注:应收养人、送养人的要求,本文人名、相关地点均进行了处理。

  据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瞭望 A0008 地震孤儿首次被收养 2008-9-7 48257178002CE174482574BC00543240[B1-蒋梦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