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看电影还是看明星?
这回,一起看!
· “你不知道吧,
我喜欢拍艺术短片”
· 生活泡出来的展览,当然好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海双年展昨天迎来了第一拨观者,大家都说看得很有感觉
生活泡出来的展览,当然好看
  本报上海专电 飞机和火车,这些硬邦邦的交通工具;恐龙和蚂蚁,这些看似和人们日常生活搭不上边的动物,在昨天开幕的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上,却打动了许多人。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城市和大众的故事,当高雅艺术碰撞人间烟火,双年展让它的第一拨客人看得很有感觉。“作品带出的话题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就是公共艺术。”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这样评价这次展览。

  “人”,无处不在

  在一楼展厅,尹秀珍16米长的装置《飞行器》最令人震撼。那是一架飞机,但两翼是拖拉机和轿车。为什么要把3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嫁接在一起?这位瘦小的女艺术家说,那代表了城市和农村的融合。“轿车是一种发展的力量,拖拉机是一种自力更生的力量。”

  这是参观者通过作品介绍就能大致理解的含义,但他们在机舱里钻进钻出,用手抚摩机身,这份喜爱缘自他们发现了“人”的元素——衣服。机身是用几百件不同面料的白色衣服拼接起来的,“中国起飞的真正动力还是人。”

  其他的,陈志光160只爬上上海美术馆钟楼墙面的“金属蚂蚁”,就隐喻农民工,在城市里劳动着,生存着;王庆松那一堆用金属铸就的行李,反映了上海开埠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市民和流动人口的行囊,预示着人来人往。

  “年初的雪灾,让我们更加关注流动的人群,这不仅是同情,艺术家们有这个责任。所以这次展览的主题就是人的城市化,我们关注城市的老居民,他们在新城改造中迁移;我们也关注郊区的居民,他们在城市化建设中完成都市人的转变;我们更关注外来务工者,他们如何融入陌生的城市。艺术家们想透了,作品就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说。

  一个细节,都能引出一段回忆

  浙江艺术家井士剑的《移城》人气极高。钻进黑黑的车厢,正中央摆放一个五米见长的小火车装置,下面是一种名为“乐高”的玩具,一接上电源,上面的齿轮便会运转。“齿轮转动就代表了城市、时间和人的运转”,井士剑解释,但参观者显然对列车员休息室里,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喝水用的搪瓷杯子等更感兴趣。

  “为什么要画那么多‘正’字?”一名中年妇女指着车体内壁用粉笔密密麻麻写满了的“正”字问,“代表数量,当年那么多人上山下乡,出城了又进城。”井士剑很随意地回答。该妇女沉默了片刻说,“当年在生产队里计工分也是划正字的。”伴随着广播和投影仪里反复播放的属于那个年代的声音和影像资料,许多经历过那段岁月的参观者陷入了无限遐想。

  看艺术家的作品,听身边人的故事

  一楼展厅的一个角落里,记者突然看到许多脑袋围着几个纸箱,脑袋上面的晾衣线上,随意挂着许多印着不同标语的大红色T恤:“一起疯=精彩生活”、“意图=改变”、“兴趣≠工作”、“邻家女孩>新贵”……

  这时,作品的主人——很有亲和力的荷兰女艺术家杰妮·范·黑思维克微笑着带着参观者,走到墙前面,墙上布满红线,看起来像幅地图,那幅图就是答案。

  原来,每条标语背后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杰妮告诉记者,她在上海地图上撒了一把豆子,确切地说是35颗,之后的1个多月里,她逐一走访每一颗豆子所在的点,倾听那里不同人的故事和梦想。

  许多人把衣服套到身上,把脸贴在墙上试图解开胸口的密码。“这儿每天上班都要路过,改天去看看。”“这个女孩子做的煎饼,我吃过。”许多人有了寻找衣服背后故事的冲动。“前几天,我在人民广场把衣服分送给1000多个路人,应该有不少能找到它们的故事吧。”杰妮得意地说。

  据了解,在这次展览中,许多外国的艺术家为了了解这个城市,都在上海“蹲点”很久。

  能动手的作品更受欢迎

  与一些相对抽象的艺术大作相比,那些有趣的互动作品显然更能抓住参观者的目光。

  从美术馆北门拾级而上二楼,参观者便会被一个互动装置作品《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所吸引。只要站在设定的脚印位置上,挥动自己的手、脑袋,对面投影仪上的建筑图像便会随着观众肢体的移动改变面貌。作者黄心健告诉记者,当大家都在规划城市应该怎么建设时,在城市中的人却显得很渺小,这个作品就是要告诉人们:人是可以主导城市的。

  斯洛伐克艺术家罗曼·昂达克的《测量宇宙》也吸引了很多人。如果不是看了介绍,记者很难把这个没有任何物品摆设、空荡荡的50平方米的空间看成是件作品。这是罗曼借用很多人随地留名的习惯,特别是旅游者涂鸦留名的行为创作的。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自己的身高在特定的墙上画一道,再签上姓名日期。随着时间推移,来往人群都会在墙上画得越来越密,最后成为一幅黑色壁画。记者昨天离开时,前面上已经留有数十位观众的“涂鸦”。

  本报特派记者 徐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C0002 生活泡出来的展览,当然好看 2008-9-9 48257178002CE174482574BE0045C8E8[B1-杨霞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