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3版:财富·金桥
3  4  
PDF 版
· 钱不好赚了,创业小夫妻真烦恼
· 把有限的物资投入细分市场
· 避“成熟”就“成长”
· 好点子 好方法共同分享
“创业直通车”继续接受企业报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不好赚了,创业小夫妻真烦恼
行家给一家竹加工厂出谋划策
■本报记者 张妍婷 本报实习生 厉曼娜
  张先生和范女士夫妻在安吉经营一家小竹制品厂。因为经营中碰到了不少困难,因此打进了“创业直通车”热线,寻求支援。

  范女士高中毕业后就在当地一家服装厂上班,主要负责管理服装厂的仓库,而老公张先生学历也不高,1994年退伍回来在一家民营企业跑业务。由于企业效益不好,2000年张先生改行去卖竹席。

  张先生发现竹席的销路挺好,而且安吉盛产竹子,于是夫妻俩决定做一回老板,把所有的积蓄15万元投入到竹席加工上,2001年成立了一家竹制品加工厂。

  “刚开始做的时候,整个作坊也就八九个工人。当时效益很好,我们整个镇也就十几家竹制品加工厂,所以产品供不应求。”范女士说,赚到了第一桶金,夫妻俩并不满足。在工厂附近购买了一块7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准备扩建厂房。

  但是从2006年开始,竹制品加工厂爆增,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百家了,可想而知,竞争非常厉害。“现在我们的利润只够用来付贷款利息。客户资金拖欠又很厉害,我们小作坊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实力,很多时候资金周转不灵。”

  范女士感觉到在家里等客户是不行的,于是她开始找其他的出路。做外贸,价格太低,没利润;做内销,市场饱和,价格不稳;做成品,技术不够,资金不足;做工艺品,要量不多,利润难保。

  “更痛苦的是,2008年的大雪压倒了我们6间厂房!”因为年初是原竹销售旺季,8天时间范女士夫妇与职工们一起花了36000多元把厂房修理好,赶在正月初十之前开工。

  现在范女士的工厂已经拥有30万元左右的机器设备,但是每年范女士还要花2万元更新机器设备,因为每年竹席产品的更新很快,客户们的要求也不一样。

  “我对竹子还是很有感情的,如果要我放下竹子去做其他行业,我舍不得。”做了7年多的原竹加工,范女士对这行业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毛竹收购价从原来的28元一百斤到现在的43元一百斤,范女士感觉压力非常大。

  据了解,安吉像范女士这样的家庭作坊式的竹制品加工厂有很多,怎样才能走出竹制半成品的困境?怎样才能使半成品有更好的利用价值,提升利润空间?他们感到迷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金桥 B0013 钱不好赚了,创业小夫妻真烦恼 ■本报记者 张妍婷 本报实习生 厉曼娜 2008-9-9 钱江晚报b00132008-09-09000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