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调查
3  4  
PDF 版
· 留住活的历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留住活的历史
■本报通讯员 欧阳文华 本报记者 徐建国 娄炜栋
  ■本报通讯员 欧阳文华

  本报记者    徐建国 娄炜栋

  

  浙西古城建德再往南30多公里,有个叫“新叶”的古村落。从宋朝至今,它跨越了800年历史长河,保存着近200幢明清时代的老宅。

  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方式的改变,古老的村落遭遇了现代“洗礼”:成片的明清老建筑群中,“小洋房”一幢接一幢地拔地而起……

  看到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被破坏,新叶村人心疼啊。可让人远离现代社会,完全以几百年不变的方式生活着,新叶村人也心有不甘。取舍之间,村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近日,村民们听到一个令他们兴奋的好消息:一份由建德市政府委托制订的新叶古村保护规划方案浮出水面。前期工作已在村中展开:小路开膛破肚,电线、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埋至地下。

  “接下来还有更大的动作。”村支书叶建良笑容满面,“古村落有希望了。”

  新叶村的幸事:

  拆掉比大修合算,但没人舍得拆

  走进新叶村,记者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整个村落依山而建,抱水而立,黑瓦白墙的成片明清建筑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百年之前。老房子的横梁、立柱上美轮美奂的木雕图案历经岁月洗礼,仍令人叹为观止,堪为能工巧匠的呕心之作。

  新叶村是叶氏宗族的庞大聚居地。村落按总祠“有序堂”为中心,往四周逐一铺开,建筑与建筑之间相当紧凑,据说是按“九九归一”天人合一的卦象设计布局的。这个布局犹如迷宫,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引导,陌生人走在村落狭长的青砖小道上,一不小心就可能迷失方向。

  和很多农村一样,新叶村里也有很多人外出打工去了。但31岁的叶晓宁仍生活在新叶村。他说,他对老房子仍然很有感情,儿时在老房子里的很多事情至今记忆犹新。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他曾经的住所,这是一座紧靠池塘的老屋。叶晓宁骄傲地说,这里以前可是新叶村的中心区,大家有事没事都汇集到这里,傍晚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跳进池塘里洗澡,欢声笑语热闹得很。

  老屋基本保持着叶晓宁儿时的模样,木板将它隔成了上下两层,布置非常简单,没多少家电用品。如今,老屋已租给了他人:下面用作开设杂货店,上面用来睡觉。

  陪同的新叶村村支书叶建良介绍,村里的老宅子保护得这么好,和叶氏子孙爱护文物的传统分不开。

  1985年,叶氏一个支派的祠堂旋庆堂因堆放稻谷,房子出现严重霉烂,从当时的取舍标准看,拆掉比大修合算。“可要拆掉老房,没人舍得。”叶建良说,大修村里又出不起钱。怎么办?全村人都被发动了起来,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当年59岁的叶洪富刚从外地提前退休回来,正赶上大修旋庆堂。族里有规定,60岁以下,16岁以上的男丁不管在不在家都要出工,一人45天。“而且有规定,家里有缺席的,亲人就要替他补上。”于是,本是退休回家享福的叶洪富又干上了体力活,因为儿子在外工作,还把儿子的那份也揽了下来。“没人会去偷懒。大家齐心协力,旋庆堂就这样被保了下来。”

  新叶村的尴尬:

  如果抽水马桶都没有,姑娘不愿嫁过来

  令人遗憾的是,如此让人着迷的古村落,也没有挡住现代化的“滚滚红尘”。新叶村周边修葺一新的红砖房、瓷砖房随处可见,甚至连村落老房核心区也有显眼的新房交错其中。

  叶晓宁也不住在这老房子里,因为“生活实在很不方便”。离开老屋,叶晓宁就带记者去了建在古村落另一头的新房,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算不上豪华,但家居也算现代。尤其是卫生间,装上了抽水马桶和热水器。“搬到这里主要还是为了生活方便点,舒服点。”叶晓宁笑着说,当时是为了讨老婆,怕人家女孩子过来上个厕所都不方便。

  一旁正在陪女儿玩的妻子小林也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当时你家连个抽水马桶都没有,可真是不愿嫁过来。

  叶建良叹了口气说,房子紧张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叶村人口剧增,原来1000多人的村子如今已冲破3000人,一间50平方米的老宅住五六个人是常事。

  “儿子长大要娶媳妇,没有房子怎么行?”而且时代毕竟变了,出去见识过世面的人也多了,谁不想改善改善生活条件?

  新叶村的出路:

  新区建新房,古村要复原

  新叶村人心里清楚,如今要保护好老房子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依靠社会和政府的力量。

  有关部门也一直惦记着新叶村。1995年,杭州市园文局下拨3万元保护金,用于修缮文昌阁的门头和整体屋架;1999年,包括建德市政府、旅游局、村民等共同筹资5万余元,用于修复抟云塔;2004年,省文物局下拨10万元,对西山祠堂进行修复……

  2007年,杭州市规划局下派的金忠良来到新叶村担任农村指导员,新叶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转变。

  从金忠良来的那天起,村民们就一直猜测,他的到来肯定是有关方面的“刻意安排”。果然,新叶古村落保护初步规划不久由杭州规划局制订出来,老宅保护要动真格了。

  根据规划,新叶村将建新区,一部分村民搬迁到那里居住。同时,古村落中要拆除12幢建筑,并对63幢房子进行整治。比如被划定在核心区块的新建房子要进行降层,4层的降到2到3层,两侧加马头墙进行修饰,并全部平改坡,墙面统一刷成黑白灰具有浙西民居特色的颜色。

  同时,村中的池塘也被列入重点整治范畴。目前,新叶村截污纳管和电线上改下的工程已经启动。

  村民对自己的古村落充满憧憬,他们希望自己的村落像兰溪诸葛八卦村一样成功:不仅把老祖宗的房子保护起来,而且能带动旅游,造福村民。“我们这里的老房子不比他们差,可就是没有他们出名。”这是记者采访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区)远不止新叶村一家,其中还包括我们熟知的南浔、西塘、乌镇、诸葛村,全省总计有78个。

  “相比其他历史保护村镇,新叶村有它独到的文化内涵,如它的宗族文化。”浙江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杨新平昨天说。

  杨新平表示,“村民希望改善生活,提高居住条件无可厚非,也完全可以理解。”他说,但有关部门应合理规划,有效引导,否则新叶村必将失去它原有的风貌。

  杨新平特别强调,历史文化村镇在保护过程中应遵循三大原则:保护历史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保持生活的延续性。

  杨新平说,现在有些村落在保护中,大兴土木,将老房拆了重建,这就违反了“真实性”原则,是万万不可的。

  “此外,应采取包括补助等各种手段鼓励人们继续生活在古村落,而不是建议他们全部搬迁。”杨新平说,“空心村”不是历史的延续,缺少生机,最终也不利于保护。

  杨新平希望新叶村保护能成为一个范本,起到为全省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区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调查 A0004 留住活的历史 ■本报通讯员 欧阳文华 本报记者 徐建国 娄炜栋 2008-9-9 钱江晚报a00042008-09-0900019;48257178002CE174482574BE002B45AE[A1-娄炜栋≈A1-徐建国≈B1-温浩杰];钱江晚报a00042008-09-0900006;钱江晚报a00042008-09-0900005;钱江晚报a00042008-09-09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