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残奥会·共享
3  4  
PDF 版
· 光明天使,你的名字叫梦想
· 志愿者的最后一天
· 奥运精神将永留中国
· 梦想的味道,我闻到
· 中国军团实现双丰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志愿者的最后一天
  早上六点前的“鸟巢”总是洗去喧嚣,特别静谧。这时候走在它附近的人,多是各种为了残奥会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

  北京环卫集团的环卫工人刘春义在这个时候已经把自己在景观大道所负责的环保区域清扫过一遍了。他从奥运会开始就在这里工作,从每天早上五点到下午三点半。

  刘春义觉得,在这里工作,挺辛苦的,但是也很自豪。他打算今天无论如何要在“鸟巢”前照张相,要把残奥会的圣火也照进去。

  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四学生余瑶凌晨三点半起床,坐学校的班车四点左右抵达奥林匹克公共区,一如往常。

  他是一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餐饮志愿者,每天要参与餐饮点早四点半到六点第一次供饭的服务工作。做完他的工作,他匆匆和同学到“鸟巢”边和圣火合影。

  他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以觉得这段奥运会和残奥会餐饮志愿者的经历特别令他难忘,认为自己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怎样预估一天需要多少份饭,如何下订单,如何运输食品等。

  在“鸟巢”和它附近工作的志愿者很多,除去餐饮志愿者,还有验证志愿者、运行支持志愿者、医疗服务志愿者和观众服务志愿者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赵翠是一名观众服务志愿者。由于17日早晨有马拉松比赛,她很早就来到了“鸟巢”,在观众还没有入场之前,她和其他的几个同学,纷纷把志愿者的五色“微笑圈”戴在手腕上,然后五个人把手紧紧攥在一起,合影留念。

  赵翠解释说:“这个姿势代表了团结,代表了团队精神。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这是我在这里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

  “鸟巢”外,21岁的安保工作人员殷现根还没有下夜班。这是他最后一个“抬头即可望见圣火”的夜班。北京初秋的夜已经颇有凉意了,他这几天晚上经常把雨衣披在身上御寒。

  殷现根说,在这里上班很有意义,因为在残奥会上,总能不时听见“鸟巢”里奏响雄壮的国歌,“那是我最激动的时刻”。

  新华社记者 孟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残奥会·共享 A0012 志愿者的最后一天 2008-9-18 48257178002CE174482574C700480464[A1-新华社稿≈B1-卢俊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