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30年改革开放·百姓叙事
3  4  
PDF 版
· 为下岗工撑起一爿天
· 在土地上写诗
· 船老大的三级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温岭西瓜大王彭友达做过倒爷养过鸭子,最终西瓜种出了名——
在土地上写诗
  彭友达不会讲大道理,说起“改革开放”四个字,他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当记者让他讲讲一路走来的经历,西瓜大王侃侃而谈。

  说起彭友达,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西瓜大王,中国名牌产品“玉麟”西瓜的创造者。不过,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位西瓜大王并非一直呆在“土地上写诗”,他曾经走南闯北,当过倒爷,还养过鸭子,目的就是让自己富裕起来。

  做过倒爷养过鸭子

  “改革开放初期,我就开始做生意了。我从福建、龙泉购买木材,到黄岩倒卖,可惜的是没赚什么钱。”彭友达讲起最初的经历就笑了,那时他才20出头,很想赚钱,“后来我又到广西进药材,进当归,可是县里医院不许我们卖,只能卖到乡镇。”

  1989年,由于长潭水库扩容,28岁的彭友达从黄岩迁移到温岭市箬横镇长山村。“到温岭的第一年我养鸭子,收入不高,第二年就卖掉鸭子开始种西瓜。一开始种陆地西瓜,后来发现大棚西瓜更卖钱,就开始种大棚西瓜。”

  彭友达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脑子聪明,肯钻研。1994年初,彭友达与21户村民连片承包了100余亩滩地种植西瓜,当年每亩净收入达2000多元,并创设了“玉麟”品牌。

  改革开放需要人具有“闯”的精神,彭友达正好敢闯。温岭每年都受台风影响,秋季之后西瓜难种,于是彭友达决定“走出去”,去广东种西瓜。“我当时就觉得,没有足够的数量,在市场上没有稳定的供应量,我们的品牌就打不响。”

  当时其他农户都害怕,不肯去,经彭友达好说歹说,终于去了11个人。从那时开始,彭友达开始在全国建立西瓜种植基地,推广他的技术。“夏天有西瓜,冬天有西瓜,一年四季有西瓜,我们的品牌就打响了。”

  2001年7月,由彭友达发起,联合29户西瓜种植大户,在温岭创立了股份制的西瓜合作社,并为“玉麟”西瓜制定了地方技术质量标准。“政府支持我们建合作社,给我们免税,还出钱资助我们建西瓜种植基地。省里开通了绿城通道,我们在省内不用付过路费,要知道西瓜产量大了,运费就是最大的开支,绿色通道为我们瓜农省了不少钱。”

  追着太阳种西瓜

  “追着太阳种西瓜”,这是彭永达喜欢说的一句话。如今,合作社已在11个省会城市建立西瓜种植基地。“现在正是江西、广西、云南、湖南的西瓜上市的时候,海南和广东的西瓜刚种下,冬季就能尝到这两地种植的西瓜了。”彭永达说,合作社的西瓜供应一年四季不断,去年收入4600万,合作社成员也从最初的29户发展壮大成352户。

  “把西瓜种到国外去”,这是彭永达的另一句名言。两年前,彭永达把西瓜种到了缅甸,实现了诺言。“一开始那边免税,今年却要交400万,缅甸政策太不稳定,所以我们今年已经减产了,从去年的6000亩减少到3000亩,明年甚至可能放弃在缅甸种西瓜。”

  南方没地了就去北方种。北方同样有肥沃的土地,只是种植季节短一点罢了,如果土地价格便宜,能产生收益,我们就到北方种。下周末,我们还要去俄罗斯、波兰和罗马尼亚考察,看看能不能把瓜种到欧洲国家去。”彭永达说这话的时候,感觉既像个充满理想的农民,又像个精明的商人。

  本报记者 史一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30年改革开放·百姓叙事 A0014 在土地上写诗 2008-9-23 钱江晚报a00142008-09-2300019;钱江晚报a00142008-09-23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