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资产100万以上的客户很多,但有融资融券需求的客户很少,很多大客户资金并不缺,真正缺的是信心。”面对将要推出试点的融资融券业务,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表示客户的参与热情不高,这项业务对市场心理影响大于资金面影响。
上周召开的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座谈会,11家券商亮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总体来看,多数券商的客户准入门槛都在资产100万元、开户时间1年半以上。
据了解,招商证券的试点方案中,拟规定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客户应在招商证券开户2年以上,资产200万元以上,同时,排除权证过度交易的客户。而中信证券试点初期拟投入的融资授信额度为十几个亿。在客户准入方面,中信证券拟对客户实施资质证书管理。
不过,尽管不少大券商在忙着设计融资融券草案,但杭州不少营业部对这项业务却兴致不大。
“总部来过文件,调查了一下客户融资需求情况,对融券业务只字未提,具体草案不太清楚。”一家券商杭州营业部副总表示,由于他们没有自营业务,做融券业务存在障碍,而融资业务也存在客户源不足的难题。“我们去调查的时候,有客户直接拿出存款单,上面有几百万元,还开玩笑要借钱给我们呢。”这位副总表示,他们营业部有兴趣做融资的客户只有三四个,想做融券的几乎没有。
由于融资融券的杠杆作用,既可能放大盈利,也可能加大亏损,如何控制风险,也是券商关心的难题。
“如果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不低于50%,那券商还需要承担50%的风险,如果股市出现暴跌暴涨的情况,客户很容易暴仓,亏损还要营业部赔偿。”杭州一位分析师表示,根据交易所的规定,投资者融资融券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这意味着投资者必须做短线操作。
“短线操作的风险太大,考虑到融资融券的成本,客户不到万一不会贸然融资融券的。”一位有1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证券人,见证了太多因融资融券而倾家荡产的事例,“一般人最好还是不要随便碰融资融券,借钱炒股总没有自己钱炒股安心。”
另外,虽然上周有11家券商参加了融资融券试点座谈会,但这不意味着他们都能进入首批试点。据悉审批依然遵循“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融资融券业务有可能在12月底以前推出。 本报记者 张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