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谢晋:在故乡的怀抱中睡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谢晋:在故乡的怀抱中睡去
■本报记者 陈进红
  “一个人就像风筝,飞得再远,下面也有一根线牵着。”这是谢晋导演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而那根“线”就是他与故乡之间的一缕情丝。

  生于上虞,逝于上虞。他的离去是那么突然,让他的亲友、乡邻、影迷,让所有关心他的人,是那么措不及防。两天前,上虞这座小城因他的再次到来,而备感到荣光;而一夜之间,他在故乡猝然离去,让乡亲们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85年的终点:梦乡中魂归故里

  “谢老是到上虞春晖中学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可谁会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离我们而去。”上虞市委宣传部外宣办的徐建军主任说。谢晋是10月17日被接来上虞参加母校春晖中学百年校庆的。当时他刚把因大儿子去世而大受打击的妻子徐大雯接到家,便只身赶往上虞,没让任何人陪。

  谢晋下榻的是上虞国际大酒店。18日下午,当记者赶到该酒店,恭贺上虞春晖中学百年校庆的横幅还挂在酒店大门口。对于谢老人生最后一步是怎样走的?酒店工作人员的说法是:17日下午5点多他到了酒店后,先是用了晚饭。在酒店里散了会步,晚上7点半左右,谢导回房休息。因为第二天(18日)上午校庆有活动,所以设定早上7点半的叫醒服务。可是18日早晨7点40分电话都一直没有人接。于是服务员就去房间里探察,此时发现谢导躺在床上,情况非常不对劲。酒店马上叫了120送上虞市人民医院。

  送到医院,医生确认他已死亡。医院随后召集院内多名专家对谢晋的死因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谢晋可能是在凌晨1点左右突发心源性猝死。谢老过世当天,遗体暂时被安放在上虞市人民医院的危重病人监控中心(ICU)。

  生平爱酒:去世前一晚又喝了酒

  在医院门口,不少得知谢老去世消息的上虞市民当晚也自发赶到医院的病房外来为他送行。记者碰到了在场谢晋惟一的家属——他的堂弟谢国锋。谢国锋说自己也是下午上网才看到堂哥去世的消息:“我们就马上赶来医院看看人还在不在,想送送他。这次他是来参加校庆的,也没和我们打招呼,没想到……”

  谢国锋今年57岁,和谢晋这位堂兄年龄相差颇多,虽然来往不多,但他告诉记者每年谢晋都回老家过年,他们都会在老家谢塘镇谢晋的老宅子里聚聚,喝喝黄酒,聊聊家常。“他去得太突然了,下个月,他就86岁了。没想到他没迈过这道坎。昨天晚上他还喝了点酒,我们知道他爱喝酒,可年纪大了,酒真是不能多喝呀。”

  谢晋视电影为生命,视酒为最爱。他从小是在酒里泡大的,因为老家绍兴上虞是闻名全国的酒乡。年长后一天得喝三斤黄酒,不是一口一口尝而是一杯一杯干。当了导演后,更是不可一日无酒。拍戏现场别人带的是浓茶饮料,他却带酒壶,边执导边尝酒。有一回他率摄制组赴国外拍外景,机场工作人员见他手拎的皮箱特别沉,顿生疑点,一定要他当众打开,他戏称里面全是宝贝不能曝光,这下撞到枪口上了,只得乖乖开箱,一看箱内装的全是“茅台”、“汾酒”、“五粮液”,逗得全场哄堂大笑。这些轶事现在讲来,让人备感伤感。

  到晚上8点钟,谢国锋和上海的亲戚通了话,说谢老的至亲可能来不了了。夫人心脏搭桥手术刚做好,现在还不敢告诉她,刚刚失去大儿子,两个月后,又遭丧夫之痛。一个女儿也60多岁了,身体也不太好。

  晚上8点20分,大家被医院方告知,谢老的遗体刚才已经被悄然从其他通道送出医院,在上海有关方面人士的护送下,被连夜送往上海。

  乡间小学:有座谢晋电影博物馆

  这些年来,谢晋执导的影片好评如潮,屡屡获奖,问之,则答:“还不就是那份难能可贵的乡情的砥砺么?”喝着故乡水长大的谢晋,难忘故乡,眷恋桑梓。特别是在他的晚年,故乡成了他最眷恋的地方。谢老逝于上虞,亦生于上虞,最终叶落归根。

  1990年,谢晋更是在谢塘老家建宅置房。自此以后,他每年都要几次回老家小住,春节举家返回则成了雷打不动的家规。送走谢老生命的终点,我们决定去探寻85年前谢老的起点。

  从上虞市区出发,沿着329国道行驶十多分钟,便看到谢塘镇的路牌,国道旁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北方,小镇谢塘就在小路的那端。如果没有人指引,在月光之下,阡陌之中想要找到谢晋的老家实属不易,但只要张口问一问,“谢塘,谢晋的老宅子在哪?”路人无人不知。谢晋过世的消息犹如一阵风吹过故乡,除了乡人的遥手之路,临别时都会有一句带着叹息的话语:“谢导,他今天早晨走了。”

  顺着蜿蜒的乡路,谢塘小学就在路边,看门的大爷给我们再次明确了方向,“不远了,就在前面。”看门大爷感慨地说:“前几个月他刚来过,那时候看看他,觉着他身体还挺好的。”

  前几月也就是今年的5月12日,谢晋为在谢塘镇小学举行的“谢晋电影博览馆”揭牌。就是在这座小学门口,谢老那天是心潮澎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说风风雨雨历经沧桑半个多世纪,他始终没有离开过电影,也始终没有断过怀念家乡的思乡情,这次母校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电影博览馆,似乎让他这颗在外飘泊几十年的心找到了一种归宿。

  谢晋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出生在上虞谢塘,在家乡陈留小学念了两年,八岁到上海。八一三吴淞抗战爆发,我回到老家,1937年进入春晖中学读书。……我在春晖只读了一年多时间,1938年我转学到了上海。”可以说谢晋是老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但在故里,对于这位鬓毛衰的长者,儿童相见皆相识。“学校经常放映谢老的电影,谢老的电影不光我们这些老人爱看,学校的孩子们也爱看。谢塘镇的人无论是对于谢老本人,还是谢老拍过的电影,都是熟悉的不得了。”

  10年前,也是金秋十月,谢晋从影50周年系列活动移师上虞,车队驶入小小的谢塘镇,万众欢腾。当时的盛况顾志坤记忆犹新:大雨中,乡亲们没有打伞,呼喊着谢晋的姓名,争相上前握手。古稀之年的谢晋淋在雨中,热泪盈眶。绍兴市作协副主席顾志坤回忆道:“谢晋是条硬汉子,我很少见他流眼泪,那次他是真感动了。”

  85岁的起点:年年回来的谢家老宅

  傍晚的谢塘小镇非常安静,听说我们是来探访谢晋故居,镇上的人纷纷打开了家门,说起谢老乡邻们唏嘘不已,“他们每年过年都来,至少要呆一个礼拜,他来了,我们这里就热闹了,每次来都是带着老婆儿子女儿一大家子,好几辆车开过来。给他拜年的人也特别多。”谢黎明就住在谢晋老宅的前面,他告诉记者,谢塘镇上有两处谢晋故居,一处是谢晋祖上留下的老宅院,还有一处是1990年谢晋在谢塘老家安的一个新家。每到过年,谢老总会回到谢塘镇的老屋前。就像一只准时飞归的候鸟,每年谢老最早时腊月二十四回来,最迟也要赶在腊月二十七回。

  谢晋1990年建的老宅子是一个充满古意的院落,高大的香樟从马头墙内伸出伟岸的身躯,白墙黑瓦下翠竹簇拥,简洁的庭院内两株腊梅树疏影横斜,还未等到怒放,再也迎不来它的主人。三间层小楼,布置的简洁而雅致,惟一的装饰就是墙上的字画。窗外的庭院里,显得如此安宁。站在老屋的门前,斑驳的月光投射到这孤寂的青砖白墙上,我终于理解谢老为什么选择了这里是自己心灵的归宿。谢晋曾说“能在老家上虞的老屋里过年,是我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候。在老家,我总能睡上一个最舒适的觉。”

  给谢晋看宅院的是位老妇人。当天下午,乡邻们把谢晋过世的消息带到这里,这位70多岁的老妪顿时老泪纵横,“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原来和老伴一起给谢晋看宅院,老伴前几年过世后,她便一个人独守这院子,最大的期盼就是过年,等着谢晋一家的到来。“我还盼望着今年春节,他们一家人能早点来过年。”他们一回来,这院子就活了起来,夫人徐大雯和女儿都会亲自下厨,除夕夜他要按照家乡习俗,烧起柴灶,用瓷甏煨粥,客人来了,谢晋还亲自下厨,做一碗汽锅粉蒸肉。“除了喝女儿红,他最爱吃的就是霉千张这道小菜。”

  在村民的眼中,谢晋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儿。过年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在乡间小道上散步,大大的眼镜后面一双充满笑意的眼,看到乡邻总是微笑点点头。

  如果说90年的宅院是谢晋晚年的归宿,那么不远处的小巷里,谢家老宅则是谢晋魂牵梦绕儿时的回忆。这个老宅院其中一半因为前两年一场大火受损,现在已经被翻新重建,青瓦白墙和谢晋90年的宅子差不多,不同的是门口多了两尊小石狮子,留下的另一半院落布满岁月的沧桑,但依然可遥见当年谢家的气势。谢塘镇的村民告诉我,这座祖宅现在能保留下如此的风貌,因为从谢晋爷爷那一代起就没有分过家。他们家当年算是镇上的大户人家。1923年11月,谢晋就出生这个书香门第。他姓名中的“晋”字,就是纪念他的先祖东晋名相谢安。而当地有座东山,相传就是谢安当年“东山再起”之地。所以此地谢家也被成为“东山谢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2 谢晋:在故乡的怀抱中睡去 ■本报记者 陈进红 2008-10-20 钱江晚报c00022008-10-2000011;钱江晚报c00022008-10-2000013;钱江晚报c00022008-10-2000014;钱江晚报c00022008-10-2000019;48257178002CE174482574E70030AF1D[B1-陈立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