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
本报讯 一个墙门,一口水井,一个小院落,难忘当年其乐融融的邻里情。昨天上午,杭州赤山埠19号里,44位老邻居欢聚一堂,共同追忆那曾经的邻里岁月,他们都来自杭州诚仁里。
“第五届邻居节马上就要到了么,就想组织大家聚一聚,没料到,消息一传出去,大家伙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一下到了40多人。”聚会发起人、67岁的张肖玉告诉记者,老邻居们有好多年没聚了,早些搬出去的有二十多年了,最晚的到现在也有十多年没碰头了。这些老邻居很多都是在这里出生、长大,从小在一个弄堂里玩耍,那份感情是永远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就像陈年的酒,越久越香。
紧握的手
诉说浓浓邻里情
从墙门拆迁到现在,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昨天的聚会上,眼前的一幕幕让记者深深动容。好多年未见,当年的邻居们有的紧握着双手,交谈甚欢;有的举杯相碰庆祝这难得的相逢,有的赶紧拍起了合照。而在这么多邻居里,墙门里最年长的今年88岁的陈菊如奶奶成了焦点人物,“奶奶,您身体好哇。”多年不见的邻居们纷纷聚拢在奶奶身边。
“难得的,看到这么多邻居。”奶奶有些激动,“很怀念那时候的墙门啊,邻居们那么好,那时候家里要是来客人,菜不够,最先想到的就是到邻居家借点。”
原先住在诚仁里二弄7号的84岁宋崇濂老人也很感叹:“那时候一个墙门住了5户人家,厨房是大家拼着用的,连卫生间都没有,房子虽小,可大家像一家人一样。还记得院子里有口水井,夏天在井里浸个西瓜,邻居们一起分着吃,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美好啊。”
邻居又成了亲家
亲上加亲的还不少
邻居们告诉记者,从1937年开始,诚仁里陆陆续续搬进了住户,后来人越来越多。像现在四五十岁的邻居,几乎都是在那里出生长大的。就因为从小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不少青梅竹马的邻居还亲上加亲成了亲家。
“我的姐姐嫁给了诚仁里8号家的老二,我的夫人原先就住在6号。”原先住在诚仁里7号墙门的俞创华笑着告诉记者,像这样邻里结亲的可不止他们呢。“因为邻里关系特别好,大家年岁差不多,又一起长大,在一个弄堂里玩耍,久而久之就有感情了。”
热心的裘树侃还带了一件宝贵的礼物,一块写着诚仁里一弄的路牌。“诚仁里二弄是最早拆掉的,所以当诚仁里一弄拆迁的时候,我就去把这块路牌给收集了起来,毕竟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几十年。”昨天的聚会上,邻居们纷纷和这块意义非凡的路牌合影留念。
1977年浙江省
高考状元出自墙门
“我们墙门里的邻居感情那是真当好的,大家和和气气互帮互助,一起住了几十年。”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和睦的氛围里,诚仁里走出了不少“能人。”
“1977年,那是新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年浙江省的高考状元就在我们墙门里。”直到如今,这件事依然在邻居们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大伙都引以为傲。这名高考状元名叫宋安谰,那年他和妹妹宋蔚一起考上了大学。如今宋安谰的身份,已经是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伙人。“这在当年可是墙门里的一件大喜事啊。大家都纷纷去道贺,他妈妈还买了好多糖分给大家吃。”在邻居裘韵芳的介绍下,才知道,原来84岁的宋崇濂老人就是宋安澜的爸爸,昨天参加聚会的还有宋安澜的妈妈施秀中和妹妹宋蔚。
“我刚刚给哥哥发了个短消息,把邻居们聚会的事和哥哥说了,他也很高兴啊,还要我代他问候大家呢。我和哥哥都在这里出生长大,虽然现在大家各奔东西,但真的很怀念老墙门里的那份真挚的邻里情。”宋蔚动情地说着。
◆老墙门名片:说起杭州诚仁里,一些老杭州也许还有印象,作为杭州当时最大的里弄之一,它位于现在的吴山广场和解百之间,横跨如今的延安南路。这里汇集了25个墙门,居住了约150户人家800多人。因为1995年修建延安南路工程拆迁,诚仁里由此从杭州的地图上消失了,当年居住在这里的邻居们也各自东西。诚仁里分一弄和二弄,昨天来的都是居住在二弄5—10号的邻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