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介绍,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为2003年二季度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9%。 (据央视)
尽管中国经济放缓早有预料,但当“GDP增速跌破10%”的消息公开时,还是让人多少有些失落。这或许是因为我们走不出GDP两位数增长的蜜月思维。但这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笔者以为,GDP增长五年来犹如高速行驶的列车,现在的减速也为检修提供了机会。
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经济正在“向下走”,而官方传递的信息却是“总体运行良好”。在笔者看来,在美国金融危机等国际因素以及中国自身问题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应该对经济形势保持谨慎乐观。
中国经济增长向来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来拉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出口所占比重明显过大,所占GDP的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22%上升至2007年的44% 。当出口依赖遭遇全球经济疲软和金融危机时,经济就面临快速下行的风险。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增长回落4.8个百分点就是有力证明。
在出口这匹“马”受国际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投资这匹“马”虽然在奔跑,但由于投资结构、投资环境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投资活力并不够。而且,消费这匹“马”也存在问题。前三季度,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但刺激内需并非一蹴而就。
在笔者看来,“GDP增速跌破10%”一方面提示我们需要反思以往推动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该调整的调整,该完善的完善,让经济增长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的平稳的状态。另一方面,不要因为“GDP增速跌破10%”就仓促应对,必须科学决断。而且,经济放缓很可能影响到公众的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有关方面需要格外警惕。同时,更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重新“唯GDP论”。
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这是基于GDP增速放缓做出的积极反应,这一信号充分说明,负责任的政府会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变化,不会让GDP增速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