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9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陆毅鲍蕾
昨晨喜得千金
· 陈凯歌夺“黑泽明”奖
· 孟京辉的
“生活意见”
有点摇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边放言“看不懂就别来了”
一边来杭为“两只狗”吆喝

孟京辉的
“生活意见”
有点摇摆

  本报讯 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导演公开说:“看不懂我的话剧?它本来就不是给你这样的人看的,你还是别来了。”可观众却蜂拥着走进剧场要验证自己是不是看不懂。这让这位放肆的导演颇得意:“我从来没和观众妥协过,你说什么我不听,但是对不起,在国内最有市场的还是我,还是我最牛。”

  这位语出惊人的导演是孟京辉,类似的话他还说过:“大众审美是狗屎、我不和某些话剧导演聊天,他们听不懂……”这些话仿佛已成为孟京辉的个性标签。

  昨天孟京辉在杭州为他执导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作宣传。10月31日至11月2日,《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将在武林路省群艺馆小剧场连续演出三场,孟京辉为“两只狗”吆喝的同时顺便也发表了自己的“生活意见”。

  关于观众。孟京辉还是愤青时就不爱和观众“玩”,他那时追求的境界是,“最来劲的事就是排让人看不懂的戏,把人给震了。”从始至终,他瞧不上大众的趣味和判断力,一直讽刺有加,昨天他又一次“坦白”:“好多戏我真不希望大众看”。但孟京辉还是有过摇摆,他排《琥珀》、《艳遇》,起用的都是当红影视明星,想吸引的还是庸俗的大众。“想让更多人喜欢你,还是让少数几个人特别了解你,能跟你聊天,需要选择。我特别贪心一点,有时想特多人喜欢,有时只想和几个哥们聊天。”归根结底,孟京辉还是不太想讨大众喜欢,所以做给大众看的话剧里,总有意无意流露出嘲讽的姿态,结果有些观众抱怨,花了不菲的价钱买票,结果被导演公然嘲讽,被嘲讽之后还看到周围人对嘲讽者热烈鼓掌,这让人不爽又无奈。

  关于孟京辉的戏剧。在一些观众眼里,孟京辉的话剧仿佛有了模式,很刺激很先锋,有着一目了然的标签,昨天孟京辉一再否认,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我觉得我还是个孩子,不知道往哪里走,还在不断改变我的路子。找啊找,也许哪天我突然明白了,可能就来不及了,就死了。”

  关于电影。孟京辉拍过一部电影《像鸡毛一样飞》,但没有票房。这段经历是他颇不愉快的记忆,昨天他自嘲,“电影界不带我玩,他们也资源紧张,算了吧,我何必去抢呢。”但他拍电影之心依然未死,“以后再给我机会,还是得做。”影视圈不带他“玩”,还抢了他的哥们,陈建斌、郭涛等都去演电影电视了,再让他们回来演话剧已变得很难。“他们已进入另一个体系,不在戏剧体系了。我们这个体系就好像手工作坊,是生产意大利皮鞋的,是慢慢用小火烤鸭,他们是麦当劳。这就是区别,但每个行当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现在他们要遵守他们的规则。”

  关于话语权。孟京辉对观众的姿态,观众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但不管同意与否,观众都很难与他进行辩驳,因为当下,一个人说话是否“有道理”与他是否在社会上“够资格”有关。记者昨日抛出疑问,相对默默无闻的观众,孟京辉无疑拥有更多话语权,这样的交流对观众公平吗?孟京辉不置可否地笑,然后回答,这个社会有的人拥有更大话语权但说话更废,他们占有更多社会资源,却只说废话甚至害人的话。对这样的环境我只能采取进攻型方式去对付。

  本报记者 王玲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新闻 B0009 孟京辉的
“生活意见”
有点摇摆
2008-10-27 48257178002CE174482574EE002FB891[A1-王玲瑛≈B1-屠晨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