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趾高气扬意气风发的对冲基金经理们最近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屡屡在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如秃鹰般掠食的他们如今也开始耷拉着脑袋,意兴阑珊。限空令几乎是捆住了它们的一只翅膀,而屡屡崩溃式下跌的市场也让曾经光洁的羽毛褪色乃至凋零。
对所有人来说,今年以来的投资旅程都像是一段笨拙地飞行,无论在空中停留多久,最后还是一头栽下。那些地面不再坚硬,A股的1800不是混凝土,港股的万点关即将变成软土地基的标尺,“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那些风险只能回避,不可对冲。
少数的几张笑脸仍然属于对冲基金的经理们,尽管他们忧郁的褐色眼珠转动起来不像以往灵活,但是在一片哀鸿遍野中仍能火中取栗,油锅之中决然伸手,不管捞出的是什么,都足可庆幸。看看约翰·保尔森,这位对冲基金经理的当红一号,2007年以37亿美元的收入笑傲同侪,让他获得巨额收入的方法很简单:做空次级债。等到金融危机蔓延,这位老兄又开始卖空英国的银行股。英国政府赶紧限空。
少数人的美酒,却是多数人的毒药。那些在金字塔尖上享受盛宴的少之又少,而秃鹰飞得再高,影子仍在地上,即使被视为赚钱机器的对冲基金们,在所有人匍匐在地的时候也成了受伤的大多数。英国最大的对冲基金——曼氏集团最近干了什么?它请求英国政府将它列入金融股限空的大名单里,这回爱做空的对冲基金也害怕了,害怕成为别人做空的对象。
当跌停连续剧一集又一集地上演,当“金砖四国”今年以来股市的平均跌幅接近60%时,只能通过上涨获益的A股股民们用什么来对冲?更辛勤地工作,更节制地消费?还是把K线图掉过头来看?
需要对冲时,风险就已经存在。所以对冲永远是忧郁的,如果对风险犹豫的话,那么你就会更忧郁。本报记者 董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