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8浙江暨杭州市科协年会本月正在进行中。在近日下城区举办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马宗晋提醒要对“巨灾”有所认识。
什么叫巨灾?马宗晋说,过去人们仅仅将巨灾理解为单一的灾害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进行的往往是单条的科学工作。但实际上,任何一次影响巨大的灾害都不会是单一的。比如我国沿海地带时常发生台风,平均每年约4~7次不等,而今年台风次数高达十余次。同时又出现暴雨、飓风、滑坡等,各种各样的灾害组合在一起,同时发生,就形成巨灾的灾害链。
“汶川大地震道理同样如此。这不仅仅是震灾。地震发生,引起山体移动,土石滑坡,湖泊阻塞,加上暴雨不断的天气,这一系列的连续灾害形成的链状组合结构,也就是我们称的巨灾。”
这种巨灾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马宗晋列举了建国以来所经历的18次巨大灾害,包括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死亡人数。“建国初期,由于国家的减灾能力不足,因此灾害造成的死亡率高,而经济损失却不大,因为抗灾能力弱且经济未发展。到1989年以后,死亡人数下降,经济损失却剧增。”
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后,美国有一种评论说这次袭击对美国是“全方位”的。为什么是全方位?马宗晋的解释是“任何一个巨大的灾害都会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从灾害的发生到灾害的救济,各个社会的要素的建设,都需要重新整顿。所以从经济上、甚至是社会的道德上、家庭系统上等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目前巨灾问题受到的关注正与日俱增。马宗晋说,就地震这一灾害而言,7.8级到8级以上的大地震对人类的影响最为显著。这百年以来,透过强震的分布图,世界上大地震的发生地区经历了7次交替,眼下正处于对我国非常不利的一种发展状态中。对此,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强震的时空分布规律。
本报通讯员 陈小青 本报记者 俞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