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水杉犹在
烟囱已逝
· 又见大家庭
· 小孔雀不见了?
人太多,它们怯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腾空多余的小楼赚租金,一大家子过日子
景中村

又见大家庭
  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讯 昨天傍晚,杭州西湖景区九里松村民俞大妈像往常一样,摆好圆台面,准备了六菜一汤,大声喊家里6个小辈儿下楼:“开饭啦,别等菜冷了。”

  在西湖景中村,家族里几兄弟共有两三幢小楼,租掉其中一两幢,大家庭三代七八个人同住剩下的那幢楼,租金兄弟平分,菜金大家平摊,又能共享天伦,“回归大家庭”成了西湖景中村一道新景色。

  城里孩子家住高楼,总是找不到玩伴,可是一个门里进出的堂姐妹小倩和小华却亲密得不得了,她们一个念初一,一个五年级,常常一起做功课,一起到小区公园里健身跑步。

  灵隐村村民俞大妈今年64岁,小倩和小华都是她的亲孙女。

  4年前景中村整治,她家里分到了九里松两套叠排,小儿子一楼二楼,大儿子三楼四楼,新房子白墙黑瓦,十分漂亮,地段又好,还在建造当中,就有生意人找上门来租房。

  “一套租掉,租金一年5万元,两兄弟平分。另外一套自己住。”俞大妈一合计,这样又能赚租金,又能和两对儿子媳妇、两个可爱的小孙女一同过日子,她乐呵呵地说:“哪个老人不希望儿孙满堂?”

  虽然每天晚上烧一大桌子饭菜蛮辛苦,可是俞大妈却乐在其中。

  他们住的叠排共170多平方米,小儿子夫妻和女儿小华住4楼,大儿子夫妇、女儿小倩和俞大妈老夫妻住3楼,小儿子俞君告诉记者:“我们两兄弟平摊家里水电费、菜金等生活费,每家每月大约拿出两千多元钱做家用。”

  俞君说,大家族住在一起的秘诀就是:“我老婆和我嫂子都不太计较,性格宽容。家里的家务大家都抢着干。”

  双峰村的村民小孙原本家住三台山区块52号楼,如今她的房子已经成了万凯连锁酒店的客房小楼。“我们酒店在此区块一共租了10幢小楼,不少村民都腾出楼来,住到了亲戚家。”酒店工作人员陆春宏说。

  10多年前小孙出嫁后就和哥哥分开住了,如今小楼出租,小孙住到哥哥家,仿佛回到了亲密无间的童年。她和爸爸妈妈住二楼,哥哥一家三口住3楼。哥哥家还开了个“古韵茶楼”,做农家乐生意。

  小孙的嫂嫂章美英告诉记者:“我先生家里四个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好。”小孙出租房子,一年能收5万元租金,可是哥哥嫂嫂却不肯要她的房租,小孙在哥哥家吃饭,也不用交饭钱。

  章美英说:“我小姑人好,又勤快,闲下来还帮我家茶楼照看生意。我们兄弟姐妹应该互相帮助。”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户人家,这里还有家住天竺的村民仰俊、陈建军,家住翁家山的小王,按照不同地段、面积和装修,楼租在每年5~15万元左右。

  西湖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出租整幢小楼,村民还分租房间给房客,或者合伙办茶楼,就这样,各家的亲戚们越来越多地聚集居住,几年来,近百户西湖景中村村民们陆续回归大家族的生活。

  “通过西湖景区环境整治,既提高了村民生活品质,房屋租金又成为村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政府工作人员都很为村民们高兴,也尊重百姓意愿。”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我们希望出租现象适合而止,为西湖留住原住民、保存原生态。”

  现在,灵隐村负责人还拿来一份《村民需出租户名单》,想租住景区小楼的市民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068查询房屋面积、租金、地址、装修情况和村民电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8 又见大家庭 2008-12-2 48257178002CE17548257512002C3FBB[A1-杨晓政≈B1-余雯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