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起,杭州的停车新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关部门开始加大查处的密度和力度,只要是乱停车的,违停一次,就要罚150元,违停三次以上的,还要锁车。这就不免让人为那些“无泊位的车主”担忧了,这些人可以说天天在“违章停车”,要是天天吃罚单,车被锁,那可怎么办?
停车新政实施以来,我们欣然看到,小区周边空地,马路边,多了不少“黄框框”和“白框框”。车位的增加是事实,但仍旧僧多粥少也是事实,特别是到了晚上,人行道上花坛边,小区周边角落,到处都能看到“乱停”的车子。停车新政都出来半年了,这些人为啥还要乱停车呢?我们不妨看看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杭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0万量,现有泊位数为20多万个。这还不包括持有外地牌照的车主。这么一算,最保守估计,“无泊位车主”都有十多万。
这些“无泊位的车主”响应了政府的号召,花大本钱买车拉动内需,上交相关税费,为城市道路建设作出了贡献。笔者认为,若是天天给这些“乱停车”的车主吃罚单的话,也有些不公平:因为,他们买车并按时交纳相关税费,就应当具有在这个城市行驶和停泊的权利。更何况他们犯的错并不是“乱停车”,而是没车位给他们停。就因为没车位,这些人为了下班后找一个车位,他们已吃足苦头了。要是能保证有一个车位可停,谁会“乱停车”?特别是在这些车上加锁的行为,这是不是侵犯了车主的私有财产所有权,还另当别论。要是车主没看到提醒标志,或是标志被风刮走了,车主启动后损坏车辆,又该由谁来赔呢?
因此,笔者认为,执法也要讲个人性化,对有车位不停的,当罚,且要重罚;而对另一半没泊位的,有关部门应该千方百计给他们解决泊位问题,而不是天天给罚单。
想一想,近20万无泊位的车子,面临天天吃罚单的窘境,这种局面正常吗?就算他们365天不开车上路,也得有个停的地方啊。
11月中旬,杭州特地召开了“2+8”消费新模式工作专题会议,就是考虑要通过一些手段拉动内需,刺激杭州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其中一条就是“汽车”——考虑暂停收取汽车上牌费,降低停车费标准,并加快公车改革步伐,引导汽车消费。
一边鼓励百姓买车,一边是远远供不应求的车位和严管重罚“伺候”。请问,老百姓到底该买车呢,还是该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