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一个个镜头
讲述春天的故事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新闻摄影大奖赛揭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潮涌钱江”闭幕了,留下了浓浓的记忆——
一个个镜头
讲述春天的故事

  本报讯 由中共浙江省委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承办的“潮涌钱江——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昨日落下了帷幕。直到闭展前的最后一刻,展厅里观众依然络绎不绝。展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有近万名各界人士参观了展览,比平日更多。整个展览期间,共有6万余人次观众前来观展。

  30年来,浙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等五大历史性跨越,这些翻天覆地的巨变,如今都浓缩在情真意切的一幅幅图片之中。从四五万张图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500余张图片和近200件实物,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浙江人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走出了一条独具浙江特色发展之路。

  在这个展示改革开放30年浙江巨变的大型展览会中,每个参观者各自都有不同的感想,但是有一点感悟是共同的:过去30年,浙江挺立改革的潮头,走在全国前列;在未来的30年乃至更远的日子里,在浙江一定还会诞生更多的传奇。

  图片展感言摘录

  开放的浙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风化雨,春和景明。捕捉的镜头里,讲述的都是春天的故事。

  市民 孙炳祖

  

  创业忆,最忆是杭州;旅游忆,最忆是杭州;休闲忆,最忆是杭州;生活忆,最忆是杭州;幸福忆,最忆还是杭州。                市民 阿斌

  

  看到了很多我出生前的东西,昨天是伴随着汗水与奋斗,那么今天将由我们接过奋斗的火炬…… 匿名

  

  30年改革开放,纵使没有完全经历过,却享受着美丽的成果。感谢祖国!                     Daisy

  

  30年来,我们走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开放是未有穷期的“赶考”远征,浙江正在赶考的路上。 匿名

  父辈的勇气,让“80后”赞叹不已

  这场图片展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记录的是我们刚刚走过的30年岁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切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观念突破、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新气象。一张张图片,一组组实物,像水滴折射出阳光的灿烂。在它们面前,老人忆起过去的坎坷,孩子明白幸福的由来,青年们更有了奋斗的动力。

  杭州金融职业专修学院学生小余,拿着手机仔细地拍下温州章华妹颁发于1980年的营业执照。那是全国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日后被视为浙江奇迹的私营经济,就从这里埋下了种子。出生于1989年的小余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曾经历过那段岁月,但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父辈的勇气,“这太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了。”

  图片展讲述的“八大王”事件,也让小余这样的80后、90后们感慨不已。上世纪70年代末,温州柳市有“螺丝大王”刘大源、“电器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目录大王”叶建华、“翻砂大王”吴师濂等8人,号称“八大王”。这批“大王”成为温州乃至全国第一批尝到市场经济甜头的人。1982年1月,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当时的乐清县委便将“八大王”的商品经济行为列为大案要案进行查处。这一年,除了刘大源逃亡之外,其他7人都作为重大经济犯罪分子被捕入狱。1984年,温州市委给“八大王”平反。那段历史,是改革之路曲折坎坷的记忆。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合法做生意也会进监狱,但是了解了时代和观念的变迁后,他们为浙江商人“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精神折服。

  曲折求学记,他留下四本高考准考证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关长青一直珍藏着四张已经泛黄但仍很平整的高考准考证,它们最远的是1977年的,距今整整三十年。图片展向民间征集实物时,关老师把它们捐献了出来。如今这四张珍贵的准考证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人曲折的求学经历,记录着高等教育改革不寻常的历程。

  今天,回忆起自己的四次高考经历,关长青依然心绪难平。

  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关长青满怀豪情奔赴黑龙江屯垦戍边,很少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更没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恢复高考后,1977年,关长青揣着高考初试准考证走进设在连队附近的考场。经过数学、语文和政治三场考试后,67届初中生毕业的他幸运地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

  家里不敢怠慢,火速邮寄来所有能找到的复习用书和参考资料。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冬,关长青白天参加重体力劳动,晚上躲进堆放工具的仓库啃着一本本教材和资料。“这样经过二十多天的临时抱佛脚,12月17日一大早,天还没亮,我步行一个多小时,赶了8里多雪路,在开考前赶到设在农场总场小学的考场。”但是基础实在太单薄,奇迹没有出现,关长青首次高考落榜。

  几年后,他随返城大潮回到杭州。1983年,关长青参加杭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职工高中文化考试,顺利获得了高中毕业证书。这一年他的儿子刚两岁多。他又报考了浙江大学夜大,经过四年的艰苦学习,终于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后来国家教委推出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在专科的基础上可以升读本科。关长青又于1988年通过了浙大的专升本入学考试。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终于梦想成真,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

  如今,关长青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好学,正在德国柏林读研。“恢复高考制度改变了我的一生,没有改革开放,无法想象我的生活今天会是怎样,也许会在黑龙江那个小村庄里度过一辈子吧。”关长青说。

  粮票布票,勾起贫寒年代的记忆

  展厅二楼展出的是图片展的第四部分《大变化:迈向小康》。在一座座城市的旧貌新颜前,在百姓“菜篮子”日益丰盛的演变前,在人们衣着时尚的变奏前,在“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深刻变化前,人们放缓脚步,指点画面,在记忆里寻找着似曾相识的情节。

  1963年,省水利厅高工丁鼎荣和同事3人在杭州冯山人巷合租一间18.85平方米的小房子,直到1993年同事搬家才单住。2001年,他在杭州购置了一套99.38平方米的新房。照片上,老旧的冯山人巷路面坑洼,冯先生的小平房已经看不出墙面原先的颜色,只剩下斑驳的泥墙。而在旁边的照片上,整治后的冯山人巷铺上了整洁的水泥路,那所小房子拆掉了,变成了一堵蓝白相间的漂亮围墙,只有对面一所小旅馆的招牌不曾变化,见证了这里发生的故事。

  陈列的粮票、布票等票证,则勾起了许多有点年纪的观众对于物资匮乏年代的回忆。杭州沈塘桥的周大伯和鲁大妈,今天特意过来观展,“这粮票,我家里还有许多呢。还有火柴票,肥皂票,当时舍不得用,没想到生活变化这么快,再也用不到它们了。”68岁的周大伯说。

  是啊,从30年前的食品匮乏,到现在“蔬菜要吃绿色的,粮食要吃当年的”,从买来单一的面料做新衣到今天的名牌时装,从井水、河水到纯净水,从柴灶、煤炉到整体橱柜,从“三转一响”到新六大件再到家庭影院、小汽车,从筒子楼到多层、高层、跃层……30年里有太多的变化,30年里有太多的故事,一场展览,又岂能一一道完。

  这变化是如此迅速,这故事仍在继续。在共和国辽阔的版图上,浙江只是其中的百分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30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就在这百分之一的土地上,就在这弹指一挥间,5000万浙江人民创造了奇迹,创造了历史,创造着未来。

  本报记者 何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2 一个个镜头
讲述春天的故事
2008-12-26 48257178002CE1754825752A00380316[A1-何晟≈B1-葛晓娟];钱江晚报a00022008-12-2600018;钱江晚报a00022008-12-2600019;钱江晚报a00022008-12-2600020;钱江晚报a00022008-12-26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