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中国笛乡掘金记
· 传奇的上海制笛师
· 全乡孩子大都会吹笛
· 全国一半笛子出中泰
· 苦竹曾经伴穷乡
· 1个村近百家制笛厂
· 盘点2008,寄望2009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国一半笛子出中泰
  “长大了,把我爸爸的工厂开到北京去。”许多孩子们心里都有个梦——以后要像董雪华那样,在笛子上刻名字,到北京开个工作室,给音乐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定制品牌竹笛。

  董雪华今年37岁,在村里开了家“灵声乐器厂”,在北京西客站附近则有个“董雪华工作室”,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国广播乐团等单位的笛子名家都到他的工作室定做竹笛。

  周日上午,董雪华在工作室加班,为一根紫竹笛挖孔校音,他说:“这是给音乐学院的教授定做的笛子,他们对笛子的要求很高,因此我工作室出去的笛子量不大,每年大约1000根左右。”

  中国音协管乐研究会副会长张维良师生的笛子全部出自董雪华工作室,每年大约100根左右。张维良告诉我:“全国大约50%的竹笛来自中泰,70%的中高档竹笛出自紫荆村。这样的笛村,全国没有第二个。”

  “低档笛子五六元一支,高档的上千元一支。”紫荆村方书记说,村里100多家制笛工厂,年产值六七千万元左右,另外还有20家配套工厂,包括刻字厂、牛角厂、油漆厂、笛包厂、纸板盒子厂、木塞厂、打孔机厂等等,村民人均收入达1.3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07 全国一半笛子出中泰 2008-12-26 钱江晚报a00072008-12-26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