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听到身后有人说话才意识到的,一般情况下,阅览室里都没人大声说话。我就回头看,我发现好多人围着一个人,我一下就认出那是温总理了,心跳了一下。旁边还有我们的校长,从来没见过他去那里的,还有拍照的,摄像的。我说我刚才怎么没发现呢,但还好,好像没有人注意到我,大家都注意总理,那时候我的心情又惊奇又激动,心想温总理怎么来我们学校了,后来我慢慢地稳定了心理,才明白原来温总理看我们来了。”
这是画面中后来被人封为“史上最牛女生”的主人公,事隔多天后的一段自白。女生说这些话时,已经经历了一段在她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人生”。现在看来,女生当时的判断与现实发生了误差,有人在这张照片中,偏偏就注意到了她。她偏偏就成为一个被人谈论到现在,并且,偏偏被戴上了“最牛”的桂冠。
同样的照片,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时段里,可以读出不同的色彩。如果人们不带着“领导出场,必有安排”的习惯性有色眼镜,如果在听到主人公这段表白之后,一位普普通通的北航女生,是不会被人读出“最牛”的颜色出来的。
看惯了从前大人物出场,警车开道、清场检查、列队欢迎,还有群众与大人物握手言谈时表演化的场面,难怪今天人们看到,平民化的温总理,来到了在北航校方没有事先刻意布置的阅览室里,此时一位不知总理来到身边、仍低头看书的女生,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一个平平常常的镜头里,我们不止看到了温总理亲民爱民的形象,不止看到了专心用攻的女生形象,透过镜头,我们还看到了总理真实的平民化作风,看到了北航真实的迎客之风,看到了这位女生真实的学习生活。
当真实成为时代的风气,那副造成人们误读的有色眼镜,也就自动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