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会生活部主办的第6届跳蚤市场,让学校杏园公寓前的大道热闹非常,学生摆的摊位从杏园女生公寓一直延伸到商业街。
今年摊位有近120个,相比去年多了两倍。跳蚤市场的“入市”程序非常简单,凡是师大的学生只要拿上学生证,报个名就可以摆摊,不收取任何费用。
虽然是跳蚤市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市场里走一圈就能发现:大到音响、VCD、自行车,小到碟片、书籍、字典、笔记本,各类学习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这不会是萝卜吧?”“这是真的人参吗?”……这些质疑的声音都指向跳蚤市场里的一个小摊。
法政公管学院法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张佳瑶老家在东北,他这次把东北的三宝之一——人参贩到了师大的校园里。难怪有些同学不相信,小张卖的这些人参,大一点20元钱一支,小的15元就够。大家心里都犯嘀咕:哪有这么便宜的人参啊!
事情是这样的:小张的爸妈国庆节后给儿子寄了四十几支人参,让他分送给同学们。小张照父母说的送了,但还是剩下十几支。他和室友合计了一下,决定在跳蚤市场上“试试水”,没想到引来眼球的同时,也招来了“顾客们”的质疑。
还好张佳瑶提前琢磨到了这种情况。他拿着当初爸妈寄来的包裹单向满脸疑问的“顾客”解释,“这是我爸妈从吉林老家寄过来的,是人工种植的,所以便宜,你看包裹单在这里呢!”
有了这“凭证”,有的学生动心买了一支,大部分人还是半信半疑。最终,小张很无奈地打算以每支50元 的价格出售,希望价格高了,可信度也能提高。
虽然也是做生意,但赚钱往往不是很多同学的目的。来自江西的小郭同学从一位摊主手里买到了一条5角钱的裙子。
做这笔亏本生意的同学叫潘佳,是交通学院大三的学生。旁人开玩笑说5角钱卖掉衣服还不如直接送作人情。潘佳这样做也有她的理由:“我看那位同学家里确实比较贫困,不然不会连开价不到10元的衣服也犹豫再三。我是想送,又担心她会碍于面子不要,就干脆5角钱卖给她,希望她能喜欢。”
不仅如此,很多同学们把很多处在退休或者半退休状态的教材、学习用品放上了货架,通过跳蚤市场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转让给学弟学妹。好几个摊主都说,这样做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低年级学生减少投入,从而更好地利用资源。
跳蚤市场也不光卖二手货,也有很多全新的物,这些物品绝大部分都是摊主们亲自从义乌趸过来的。
工商管理学院的杨艳前一天刚刚和同学从义乌进货回来,“相比一些夏季旧衣物或者凉鞋,现在这个时候还是手套、围巾、热水袋等一些保暖产品比较好卖些。进货前,我们仔细观察了周围人的穿着,了解这个季节人们的需求,还上网查了当下校园的流行款式。综合考虑同学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后,我们才决定卖什么的。”
听听她的生意经,还颇有些道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她们进的雨伞、润唇膏、手套、围巾等产品颇受同学们的青睐。杨艳边收钱边乐呵呵地讲道,“我们没多少成本,利润也没多少,也根本没有赚钱的想法。大二了,几个同学都想通过做点事,锻炼一下口才,提高观察力和交际能力。”
本报通讯员 杨玛丽 葛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