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硬骨头”
是这样练成的
· 昨起公示
· 名优特年货多
· 请你挑战“潜规则”
· 本报获优秀组织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硬骨头”
是这样练成的

驻浙某红军团“硬骨头六连”采访见闻
  ■本报记者 孙连兴

  本报通讯员 周 瑾 罗正然 倪王镇

  

  “轰、轰、轰”随着3声炮响,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将藏在数百米外树林里的3个碉堡,炸得四分五裂……这可不是在演电影,这是真枪实炮的现代高科技作战训练。

  近日,在全军唯一两次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驻杭某红军团“硬骨头六连”训练场,记者目睹了现代化进攻演练。那么,连队官兵靠什么练就一身“硬骨头”本领?在1月22日“硬骨头六连”命名45周年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进这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连队。

  勇敢的心 博士硕士嵌入“铁骨”

  2000年7月,获得军事战役指挥专业博士学位的汤志文,主动要求到六连任职,这是六连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干部。时隔7年后的去年,六连又传出一条新闻:连队新战士李翔入伍前,是名在读硕士研究生。

  现任指导员於仁伟告诉记者,李翔是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院的一名学生,2006年12月,他 “弃笔从戎”走进了军营。两年的时间,他在六连从一名白脸书生,锤炼成一名优秀的战士。

  从大学生到军人,李翔最深刻的记忆还是2008年初的那场大雪。“赴赣抗雪救灾的那段经历,我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2月16日,井冈山抗雪攻坚战,我们把1.5吨重的几根水泥电线杆,抬上了海拔1080米的罗霄山。下午1点回到山脚,刚端起饭碗,集合哨又响了。接到通知,务必在傍晚6点前,将一根2吨多重的电线杆抬上山顶,大家顾不得身体的疲惫与饥饿,再次踏上征程。”

  4000多米上山的路,狭窄陡峭,泥泞湿滑。有的战士被挤在悬崖边,还是顶起自己的那根撑杆不放松;有的战士滑倒了,还来不及爬起来,就双膝跪地,高举双手,托起分配给他的那份载荷。4个多小时,大家终于将电线杆送上了山顶。

  在退伍前的讲演会上,李翔深情回望两年的军旅生涯时说:“每一次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一次突破,每一次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一次跨越,连队的拼劲、韧劲、狠劲,在我心里深深地扎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6 “硬骨头”
是这样练成的
2009-1-16 钱江晚报a00062009-01-1600019;48257178002CE1754825753F002F145C[A1-孙连兴≈B1-葛晓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