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9版:人文·生命
3  4  
PDF 版
· 病理判官徐思行:
43年方寸之间鉴别善恶
· 人物名片
· 七旬大伯
狗肉吃出中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切片良性恶性,全靠显微镜下细细辨别。为找生机,他看瞎了一只眼——
病理判官徐思行:
43年方寸之间鉴别善恶

  每一家大医院里,都有一个奇特的“生死”世界。这里,往往只有冰冷的显微镜和切片机;然而,每年却有上万病人在这里接受“良性、恶性”的判定;至今,几十万人的疾病,在这里得到早期确诊;也有几十万个生命也在这里得到转机。

  因为极少机会接触病人,这个世界里不可能有鲜花,也听不到掌声,但慕名求鉴的病理切片源源不断,“生死判定”源源不绝。

  耐不住寂寞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如坐针毡;潜心其中的人却在病理切片、细胞与分子间找到了平衡,找到了精彩。

  在杭州,有一位老病理科医生,就在这方寸世界间,坚持了43 年,在显微镜下为生死边缘的人寻找生机。

  因为长期过度用眼,老人的左眼已经在26年前完全失明,右眼也已经是1600度的高度近视,并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

  今年,老人已经79岁。但他依然执着地告诉记者:“如果能去除白内障,我还可以再看病理,我还想把我所有的经验都写下来,教给后来者。”

  老人姓徐,名思行。省人民医院前病理科主任。

  “和蔼可亲”的却心地很坏

  气势汹汹的

  其实挺“善良”

  “我这工作,就像做审判官。讲出的话连着别人的身家性命,一点都马虎、耽误不得,”徐思行开口不离本行,“肿瘤病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判断病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的形态千奇百怪,有的切片,细胞看上去气势汹汹,其实挺‘善良’;有的切片,细胞看起来‘和蔼可亲’,其实心地很坏。我的职责,就是发现这些细胞的‘真实面目’。”

  “干我这行要承担风险,可也有大愉快。我参加工作20多年时,有个同学的妻子找我看病——她膝盖上长了个直径约5厘米的肿瘤,所有的医生都怀疑这是恶性肿瘤,她自己也哭了好几次,以为要高位截肢。她当时才20多岁啊!手术那天,我就守在手术台边,肿瘤一切除,就当场做冰冻切片,判断肿瘤的性质。”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是病理医生最富挑战性的工作。从取样到出诊断报告,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这要求病理医生有过硬的病理技术本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当机立断的决断能力。

  快速取材、冰冻、切片、染色……

  徐思行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诊断结果:良性。“她的腿保住了!现在,她还生活得很好。每到这种时候,我的心情跟病人一样高兴,这可以说是我生活中最愉快的事了。”

  把“病”与“人”联系起来

  40多年

  从没把良和恶搞反

  “做病理,其实是个主观性蛮强的工作,所以,我从1989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推动病理的质量控制工作。一晃眼,都过去20年了。”他感叹说,其实,做病理,跟侦探一样,要细心,要善于发现蛛丝马迹,很多人觉得病理科的医生和病人是隔绝的,其实病理医生也要善于和病人沟通,把“病”与“人”主动联系起来。

  “最简单来说,鼻咽癌病人,样本不过是3颗芝麻大小的肉,如果仅凭切片判断,而忽视了病人是不是有鼻子出血、耳鸣的症状,那是不够的。因为取样可能不到位,切片由于角度的关系也未必能发现早期的肿瘤细胞。”他说,“不是很有把握,绝对不能妄下结论。勉强的判断不能做。但如果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恶性程度,也绝对不可以放过。”

  徐思行常说,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对病人来说是瘤是癌,就好比是一条泾渭分明的生死线。40多年来,他看片子养成了个习惯,碰到有疑问的病理片子,不直接诊断,大量翻看资料、查阅文献后,再“复习”切片下结论:“我喜欢回访病人,看看他们现在的状况,以此对照当时的诊断结果。做病理,不判断错误是不可能的,但40多年来,我可以说,我没有出过严重的错误——比如,把良性和恶性搞反了!”

  即使我两只眼睛都瞎

  能换回千万生命

  也值

  退休前,徐思行每天的工作,从一台显微镜上开始,也从这台显微镜上结束。忙碌的日子里,他下班回家时,眼睛时常跟兔子一样红红的:“太累,结膜充血了。”

  “当了43年医生,看了几十万张病理切片,有时候一张片子就要在显微镜下看上几十分钟,我这双眼睛就是这样搞坏的。”老人回忆说,他大学毕业时,双眼近视不过200度。

  爱人劝过他,说你再这样下去,弄不好双眼都要失明,将来生活上怎么办?“可我这人脾气急,工作一搭手就放不下来,总想着尽快让病人知道结果。我总想,病人太可怜了,能早一点发现疾病、早一点知道健康的消息都是好的。”

  为了看病理,赔上自己的一双眼睛,值得吗?老人没有正面回答。

  然而,有学生在博客里回忆徐思行时,却着重提到了他说过的一句话:“当我看到年轻的一代从我的书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成为新一代合格的肿瘤病理审判官,使那些不该戴帽的病人摘去癌症帽子,或一些被漏诊的患者及时得到确诊,总之,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我自己即使两只眼睛都瞎了,能换回来千万生命重生也值得”。

  本报记者 林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生命 B0009 病理判官徐思行:
43年方寸之间鉴别善恶
2009-1-19 48257178002CE1754825754200291300[A1-林丹≈B1-谷伊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