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9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牛仔外交”和“布什主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牛仔外交”和“布什主义”
■耿学鹏(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直到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卸任,恐怕也无人能准确定义“布什主义”。

  历史学家只能依据布什任期内所奉行政策和所采取行动判断他的外交原则,从执政方式推断选择这些政策和行动的理由,从个人性格推测他的外交风格成因。

  现在预言“布什主义”是否会伴随布什卸任而完全消失还为时尚早。但是,下任白宫主人贝拉克·奥巴马的表态以及新组建国家安全团队的构成表明,他有意与“布什主义”拉开距离。

  “9·11”事件后急速成形

  落败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莎拉·佩林2008年竞选辩论中接受提问:是否认同“布什主义”。佩林回答:“你指哪方面?”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迈克尔·阿卜拉莫维茨没有批评佩林“无知”,而认为佩林的反应可以理解,因为“布什主义”确实难以准确定义。

  “布什主义”形成和变化与两次事件相关:2001年“9·11”恐怖袭击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

  布什2000年竞选总统时高谈现实主义,允诺实施“谦和”外交政策。但“9·11”事件后的两三年间,“布什主义”急速成形。

  政治分析师和历史学家普遍把2002年白宫《国家安全战略》视为“布什主义”宣言。《战略》提出“布什主义”三大支柱:先发制人、政权更迭、划分“站在我们这边”和“站在我们对面”两个阵营。“布什主义”还衍生出相信“单干”的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等外交原则以及“邪恶轴心”概念。

  “布什主义”以美国强大军事实力和“天定命运”宗教优越感为后盾,贴有新保守主义标签,强调意识形态,推崇实力外交,主张向世界推行美式民主。

  抛开一系列政治和外交名词,媒体简化“布什主义”表象,称之为“牛仔外交”。

  “先发制人”促成布什政府2003年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而这场战争则让“布什主义”受到质疑。

  “先发制人”得以发动战争,却未找到作为战争诱因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政权更迭后未见民主,却显现无休止暴力冲突;伊朗和“基地”组织因“站在我们(美国的)对面”而成为敌对阵营,但两者因教派差异而水火不容。

  发动伊战后的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照片令全世界震惊,美军士兵把赤裸囚徒叠在一起的画面着实难以与布什口中美式“人权”和“民主”联系在一起。

  单边主义外交让法国和德国等传统盟友与美国一度“闹翻”,扩大化的反恐战争让众多阿拉伯国家民众对美国更为“怨愤”。

  布什2004年连任后着手重新定义“布什主义”,寻求多边外交和合作。朝鲜2006年试射多枚导弹后,布什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至少6次提及“外交”。同时,美国开始为改善伊拉克安全局势尝试与伊朗和叙利亚对话。

  布什在任期内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和最后一次电视讲话中的表态显示,他并未放弃“布什主义”的初始价值理念。他重提“邪恶轴心”,称“当今世界只有善良和邪恶,中间并无妥协”,提醒继任总统奥巴马留意朝鲜和伊朗所含“危险”。

  奥巴马表态愿意与伊朗等传统对手接触,允诺更多实施多边外交,去年年底揭晓国家安全团队成员时说:“我们必须结合军事力量与得到加强的外交,也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更牢固联盟。”

  他的国家安全团队中,国防部长人选罗伯特·盖茨和国家安全顾问詹姆斯·琼斯等人由美国媒体认定为“现实主义者”。

  做足“先发”不懂“后治”

  身处白宫期间,布什决策风格是实施“布什主义”的关键。《华盛顿邮报》知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认为,“布什主义”重要产物之一是伊拉克战争陷入困境,与布什的决策习惯存在缺陷有关。

  伍德沃德过去8年间采访布什11个小时,与布什政府关键成员相处的时间至少数百小时,出版4部、合计1727页涉及布什政府的畅销书。

  他认为,其一,总统必须做足功课,了解与政策相关的基本问题和概念。

  前美军驻伊部队最高指挥官乔治·凯西坦言,布什未抓住伊拉克军事行动本质。他说,布什总是问战场伤亡人数,表明布什把伊战视为一场常规战争,而非一场旨在赢得伊拉克民众人心的行动。“我们不能自己封死伊战胜利之路。”凯西说。

  其二,总统需确保自己能够听到“坏消息”。

  首名负责伊拉克重建工作的美军退役将军杰伊·加纳2003年6月18日警告时任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解散伊拉克军队和清洗萨达姆·侯赛因当政时期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后果严重”。但次日,在布什办公室内举行的会议上,无人提及这件事。加纳告诉布什,在与伊方官员70多次会议中,对方总是说“祝福布什先生”。

  美国军方2008年6月最终承认解散伊拉

  克军队和清洗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构成失误。伍德沃德认为,布什当时应支开拉姆斯菲尔德,直接询问加纳有何担忧之处。

  其三,总统收到涉及同一件事但判断截然相反的报告时应分辨真伪。

  中央情报局(CIA)2004年至2006年多次向布什报告,伊拉克变得更不稳定,暴力活动更频繁。布什特派国家安全局代表摩根·奥沙利文2006年年中直言伊拉克“像地狱”。但五角大楼坚称当时采取的策略没有问题,伊拉克2009年就能实现“自立”。

  伍德沃德猜测,布什从未询问“地狱”与“自立”差异何在。

  其四,总统必须告诉公众事实,即使事实意味着“坏消息”。

  发动伊战至今,布什更愿意在各种场合美化伊拉克局势,以鼓舞人心。

  他2003年5月1日在“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上宣布“任务完成”;2006年10月25日在白宫发表讲话称“我们正在取得胜利”;2009年1月15日在“告别”电视讲话中说对伊战结果“应该没有什么争论”。

  然而,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蒂芬·哈德利2005年2月5日向布什阐述自己对伊拉克局势的看法时,布什承认,他清楚伊拉克“战略不奏效”。

  其五,总统必须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

  伍德沃德认为,一任总统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长期战略,并非日常危机处理。涉及伊拉克战争,布什政府做足军事行动功课,但没有更多思考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如何重建。例证之一是解散伊拉克军队和清洗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

  换言之,以“布什主义”衡量,布什做足“先发”,却不知如何“后治”。

  乐天性格造就“布什主义”

  历史学家认为,“布什主义”形成很大程度上缘于布什2001年就任时周围聚集一批新保守主义者。美国媒体记者认为,布什推崇“布什主义”,喜欢“先发制人”且不顾盟友批评,与他个人迅速行动的做事方式和乐天的性格不无关联。

  布什喜欢依自己的心思行动,甚至有时让人感觉过于随意,继而致使后果不佳。

  他为清洗刷子可以把刷子付之一炬,曾经在树丛中骑山地自行车以至摔伤,走到德国女总理身后亲热地按住她的肩膀、让对方毫无准备,出访时与东道国利比里亚女总统共舞,或是为马上结束来客访问而突然说出一句“让我们照个相吧”。

  布什不喜欢做事模糊。他习惯严格按照日程表做事,尤其讨厌迟到。当助手交给他一篇演说的草稿时,他会删去所有不符合行文逻辑的词语。

  他喜欢以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谈论他尤为关注的国内事务:教育、艾滋病防治和自由民主,这些话题均能够以道德或道义标准衡量,构成他理解世界的方式。

  布什总能保持乐观态度,即使在他的国家和民众无法保持乐观之时。譬如,去年某一天等待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到来时,他跳起踢踏舞。“他永远是个乐观主义者,”布什的老朋友、得克萨斯州整形外科医生查利·扬格说。

  了解布什的做事风格和性格不容易,就像难以定义“布什主义”一样。

  他有时会表现得不够耐心,又会记得给白宫工作人员寄生日卡片,却对他们的家庭情况知之甚少。不过,当他访问军营、慰问士兵时,又喜欢走入军人厨房,夸奖为他炸薯条的人。

  “这是一任充满矛盾的总统。”美联社记者本·费勒说。

  Bushism

  变国际笑柄

  美国《Slate》杂志编辑韦斯伯格出版 《Bushisms》一书,辑录无数布什“名句”,极受欢迎,在全球各国也成畅销书,以下摘录数句:

  

  ■【口误篇/文法篇】

  Rarely is the question asked: is our children learning?

  “很少人问:孩子在学习吗?” (“children”是复数,不能用“is”,连基本的文法都错。)

  

  They misunderestimated me .

  “他们‘错误低估’了我。” (不知布什是否太心急,将“misunderstood”(误解)和“underestimated”(低估)合成新词。)

  Our enemies are resourceful and innovative, and so are we. They never stop thinking about new ways to harm our country and our people, and neither do we.

  “敌人机敏创新,我们亦然;他们不停找新方法来损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也一样。” (后半段吓坏人,说美国不停找新方法来损害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让人啼笑皆非。)

  

  ■【无聊篇】

  “白宫是白色的。”(英国小童问白宫是什么样的,布什如是回答。)

  “我们都用高露洁牙膏。”(记者问布什,他和前英国首相贝理雅有何相同之处。)

  “非法入境的人犯了法。”

  “我已经放弃了自由市场的原则,来拯救自由市场系统。”

  

  ■【尴尬篇】

  误将澳洲悉尼举行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说成“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

  误称澳洲前总理霍华德已探访“奥地利军队”。

  问巴西前总统卡多佐:“你们国家有黑人吗?”

  叫失明的《洛杉矶时报》记者瓦尔斯滕脱下墨镜发问,说根本没有太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A0019 “牛仔外交”和“布什主义” ■耿学鹏(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2009-1-19 钱江晚报a00192009-01-1900013;钱江晚报a00192009-01-1900015;钱江晚报a00192009-01-1900016;钱江晚报a00192009-01-1900024;钱江晚报a00192009-01-1900017;48257178002CE17548257542002D12CF[B1-何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