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天下·关切
3  4  
PDF 版
· 奥巴马涉华只言片语
· “磨合期”的蹉跎往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磨合期”的蹉跎往事
  自中美建交以来,有一类故事一直在重复:每当美国政权更替并且白宫“换党”之时,中美关系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波折、振荡,甚至倒退,然后才是逐渐修复、发展。30年中,白宫三次“换党”,都曾引发中美关系出现“振荡期”。

  这其中的缘由,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的选举政治。由于中美之间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特别是出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美国选民对中国普遍不了解,甚至有所误解。因此候选人在竞选中经常拿中国说事儿,以捞取选票。待他们赢得选举上台之后,也要对自己的承诺有所表示,于是就会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得强硬一点,从而导致中美关系的“振荡”。同样,也是出于竞选的需要,总统候选人总是要标新立异,刻意批评执政党的政策。

  ■ 里根: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

  中美建交是在美国民主党卡特政府任内实现的,这是符合中美两国根本利益的大好事,双方都明白这一点。然而,在1980年大选期间,卡特的对华政策却遭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的强烈批评。

  作为总统候选人,里根批评卡特在中美建交时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有关台湾问题的三个条件,认为卡特做出的让步“并非必要,也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里根对美国国会制定的《与台湾关系法》大加称赞,这与当年卡特一再表示反对、有时甚至威胁要动用否决权,形成了鲜明对照。里根上台后,不顾中美关系的大局,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特别是执意要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而引发了中美关系的“振荡”。

  经过多轮较量、博弈,直到1982年8月中美两国政府达成《八·一七公报》,双边关系回到正常轨道。因里根政府上台而出现的“振荡期”持续了19个月。

  ■ 克林顿:打压意识形态对手

  1992年美国大选时,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也将对华政策作为获取选票的工具,攻击共和党老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过于软弱。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要抓住这一“天赐良机”打造单极世界,为此美国要继续“整治”它的意识形态对手。这时,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自然首当其冲。与此同时,苏联威胁的消失,也使美国一度失去了对中国的战略需求,美国没有必要为了得到中国的战略合作而“包容”中国。在这个时候攻击中国,表达对中国的强硬立场,既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必然,同时也是攻击竞选对手、捞取选票的有力武器。

  克林顿上台后,先以“人权”为武器,后拿台湾问题做文章,给中美关系制造麻烦,导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以至于到克林顿第一任期结束时,双边关系仍未恢复正常。

  后来,经过多番较量,直到克林顿第二任期,两国才实现了元首互访,并将双边关系定位为“致力于建设性的伙伴关系”。这个“振荡期”持续了4年多。

  ■ 布什:上台即导致中美困境

  2000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人布什对阵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戈尔。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对华政策上,布什明显比戈尔强硬。

  1999年11月19日,他在加利福尼亚州里根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攻击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声称“中国是一个竞争对手,而不是一个战略伙伴”。

  与里根和克林顿一样,布什也打意识形态牌,“如果我是(美国)总统,中国将认识到,美国的价值观始终是美国议事日程的一部分”。

  布什上台后,中美关系马上面临困境,最具标志性的就是“撞机事件”。之后,虽然两国政府都做出努力不使双边关系脱轨,而且两国外交部门也恢复了一些交往,但是直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才真正回归积极。

  “9·11”后,布什三个月内两次来华访问,同中国领导人达成了两国关系为“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共识。从一定意义上说,“9·11”事件使中美关系的“振荡期”早日结束,仅仅存在了8个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关切 A0015 “磨合期”的蹉跎往事 2009-1-21 48257178002CE175482575440044F4C5[B1-方臻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