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1版:运动·酷玩
3  4  
PDF 版
· 七旬老汉
钢叉舞得像杂耍
· 自然 自由飞起来
· 长兴有群“自虐狂” 愈冷愈快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七旬老汉
钢叉舞得像杂耍

  76岁的张福根对钢叉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看来钢叉不仅是一柄武器,还是强身健体的好项目。

  张福根的老家浦江县前吴乡寿溪,盛行罗汉班。张福根说,钢叉舞,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会来两下子。因为父亲在罗汉班司鼓的缘故,他从13岁开始就喜欢上了钢叉舞,没事的时候他就随村里几个年长的人一起在山坳里练,当时浦江人都管它叫滚钢叉。

  在大北门路他家门前的空地上,张福根即兴表演了一段。他扎下马步,钢叉靠在臂膀上,笑谈间,臂膀上的钢叉已自上而下滚了起来,越滚越快,从左臂滚到右臂,又从右臂滚到左臂,一柄钢叉在他的手中自由翻飞,钢叉发出的清脆的金属声响,听了让人为之心醉。张福根一边舞,一边介绍每一招的名称,伴随着他的解说,钢叉虎虎生风,整段演示一招一式都是那么干净利落,观者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喝彩。

  “这些只是相对简单的套路和招式。”张福根说,滚钢叉起源于前吴寿溪的罗汉班,1920年由永康师傅以叠老汉为龙头,滚钢叉为表演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艺术。在老一辈人眼里,钢叉舞既是一种武术,又能强身健体,所以大家都喜欢耍。农闲无事,大伙就凑在一起,相互切磋钢叉的招式。

  作为舞蹈的钢叉舞,有数十种花样。张福根说,刚开始练的时候,因为钢叉不停在身上滚,时间一长,胳膊红不说,手还发麻、发肿。身上、臂上又青又紫,还经常被磨破皮。最严重的时候,手肿到吃饭拿不起筷子,下田提不起锄头。学钢叉舞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让钢叉在身上走得“稳”。把握不好有时还要被叉头刮伤,像“独手擒龙”一个动作往往要学三四个月,“单臂换柱”花的时间则更长。

  六十多年的历练,张福根的技术日益娴熟。钢叉在手,只经他轻巧一拌,钢叉又顺势攀到后背,贴着脊梁横轴转,而空中飞舞的钢叉则晃得人眼花缭乱。六十多年的坚持,让他载誉无数,由寿溪一名农家少年,到2008年获得全国中老年文化欢乐年的荣誉证书。六十多年的坚守,使得由他一人舞钢叉,变成了一群人舞钢叉。经过他的发掘和实践,钢叉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钢叉舞能够得到年轻人的青睐,让张福根信心倍增。近年来,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培养弟子。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学得特别快,悟性特别高。而弟子们则为张福根的专业精神折服,学着很过瘾。除了弟子,张福根的老伴和孙子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如果说老伴的支持是对他的最大的鼓励,那么孙子的加入则让他倍感温馨,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这一古老的艺术。

  朱杰超 郑文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运动·酷玩 B0011 七旬老汉
钢叉舞得像杂耍
2009-1-23 48257178002CE1754825754000029F27[B1-杨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