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2008年7月中旬,位于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共接待了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398名学生以及带队老师、队医,这里是接待中国地震灾区学生最多的疗养点。
儿童中心附近沿一条林区老路的农场里居住着野生动物。一个傍晚,我们几个老师和儿童中心里的俄罗斯同事到农场里散步,大家听到远处传来狐狸叫声。
一只幼年灰狐狸,它身后拖著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全身棕红色,正在偷猎者设下的圈套里挣扎。它弓着背,向空中反弹,之后重重地摔到地上。
它的腿已经断了。俄罗斯同事琳达飞快地脱下外套,轻轻地盖在灰狐狸身上,把它的断腿从圈套里解出来。我以为灰狐狸会不顾一切地咬琳达一口,但它在琳达的外套里一点也不挣扎。它黄色的眼睛炯炯有神,由于痛苦和恐惧闪着光,毫不畏缩地凝视着我们。回去后,我们给这只雌狐起了个纯中国的名字——阿福。
队医在桌旁坐下,牢牢地握住阿福的头,做好准备给它固定断腿。我们这个营房的20个孩子围在旁边,小声说:“老师,轻点,不要弄疼了它。”大家弯下腰,把自己的头和这只娇嫩的灰狐狸靠得更近。
手术几小时后,阿福的眼睛眨了几下,睁开了,它抬起头四下张望,但一动不动不愿站起来。还是让它赶快休息吧,我在它的笼子上盖了一条毯子,笼门给它打开着。
第二天早上,阿福侧卧着熟睡,呼吸平稳。但令我感到吃惊的是,它的头竟枕在另一条粉红色的毛毯上,也不知是晚上的什么时候,它把粉红色毛毯拖到了笼子里。
孩子们围了上来,过了很长时间,灰狐狸才动了一下,一个胆大的孩子取了一点冷水喂到它的嘴里。看到孩子们很热衷于照顾这个受伤的新朋友,我安排了几个最热心的孩子轮班对它进行特殊护理。孩子们开始抢着给它喂食了。
几天以后,阿福开始自己吃食物、喝水,体力逐渐恢复。孩子们打开笼门让阿福在营房里活动。阿福站起来,但保持不了平衡,倒了下去,又站起来。“它好勇敢啊!”孩子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几周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每天傍晚,阿福自由自在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向窗外观望。看得出阿福需要回到大自然寻找配偶,建立新窝了。孩子们都是舍不得它,大家的焦急不安与日俱增。
儿童中心教育处长马尔佐耶娃女士说,没有任何借口再留住阿福。她告诉孩子们,野生动物不能作为宠物养在儿童中心里。
阿福是盛产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一种会爬树的狐狸,爬树也是它们逃避危险的绝招。它们甚至会把巢穴建在树上,在树上生活。出生后仅1个月的灰狐狸就是爬树能手了,到了4个月大的时候,它们就可以独立捕食。让马尔佐耶娃女士担心的是它们的爪子上长有倒钩而且强壮有力,为了中国孩子的安全,阿福必须返回大自然。
最终,我们下定决心现在就让阿福走。孩子们忐忑不安地慢慢打开门。原以为阿福会冲出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不料,阿福在走道里站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笼子里,蜷曲着伏在毛毯上。
第二天一大早,阿福又冲出去看了看,闻了闻晴空的气息,仔细地辨认一切,终于冒险跑出去,消失在树林里。孩子们把阿福的笼子、粉红色毛毯、它喜欢的食物搬到室外。孩子们说,是为了让阿福假如到了晚上再回来后有个安身之所。看来,孩子们都想到了。
第二天大清早,我们检查了笼子,有一些食物被吃光了,剩下的藏在毛毯下面,还有阿福与众不同的三只爪印,它真的回来过了。
接下来的一周,阿福每天晚上都回来吃掉我们给它留的食物。有一天,我们发现笼子里竟有一只新鲜的黑嘴松鸡。阿福可以生存了。
虽然孩子们知道它就在附近,但这意味着,这是它最后一次回到笼子里来了。阿福蹲坐着一动不动看着我们,它看上去很健康。然后它迅速跑开,去开始自己遭受灾难后的新生活。
那天晚上,我和孩子们谈阿福、谈人生,一直到了深夜。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爱,会让动物产生灵性,对动物和众生多一份情感,你的世界会因此多一些温柔和留恋。如果你对万物缺乏真情,对万事缺乏热心,人心很容易沦为沙漠;如果你对社会充满深情,你的心很快就会变成绿洲。
孩子们眼睛里滚动着泪花,其中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的孩子举手发言:“刘老师,我们遇到了阿福,它让我想家了。虽然我不想离开这儿,但我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家园,我们要开始勇敢面对灾难,以后生活中我想做到的任何事,我一定要做到。”
我理解孩子们,他们已经在打算像阿福一样,顽强地生活。为了让心灵不同程度受地震影响的孩子们得到很好的疗养,必须少给他们单独的活动时间,这样他们就会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并逐渐淡忘不愉快的经历。
关于阿福,我想它一定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我让孩子们反复思考,阿福的故事是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的变故。
孩子们都告诉我,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答案就在他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