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号称“住房公积金第一案”的湖南省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案尚未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朝阳区分中心原主任刘毅挪用公款案又被提起公诉。公积金之所以会成为腐败重灾区,除了监管不力的原因之外,与公积金处于“休眠状态”也不无关系。因此,无论是作为遏制腐败的一个选项,还是作为刺激经济的一股力量,不妨让公积金“活”起来。
不容否认,自1991年上海市首度实施公积金制度以来,公积金制度的确为许多人实现了“买房”的梦想。上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纳规模达到了2.02万亿元。2万亿,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据报道,这笔巨款的相当部分却处于“沉睡的状态”。对一些心术不正的管理者而言,这么一笔巨款无异于一块“唐僧肉”,想要动动歪脑筋,简直就是“探囊取物”。让公积金“活”起来,管理中心直接掌管的钱就会减少,那些心怀不轨者即使想伸手,也没有多少机会可乘了。
将沉睡中的公积金“唤醒”, 使公积金“活”起来,首先需要减少公积金提取的种种“门槛”,能够以更加灵活便利的方式支取。“公积金提取门槛众多”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许多人抱怨说,为啥公积金是我自己的钱却有那么多门槛、有那么多约束,需要提供那么多的材料和证件。为什么本应是“与民方便”的公积金提取,却普遍成了“与管理部门方便”?管理部门设置众多的提取门槛,究竟有着怎样的利益考虑?
不仅提取方式要灵活一些,公积金的用途流向也需要“活”一些。当此全球经济深陷低迷的“多事之秋”,有关方面不妨考虑将“沉睡的公积金”更好地利用起来,给公积金松松绑,在钞票更加灵活地回归到百姓手中的同时,适当扩展其可以动用的范围,相信将是促进消费的一着好棋。许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家有急事急需用钱,可存了多年的公积金却动弹不得。公积金本属保障性存款,其使用范围完全可以扩大到购房、治病、养老和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这样的“活”显然是民生的大好事。
有人可能要说,公积金的这种“活”法面临着许多制度甚至法律上的困境。然而,求解这种困境、拆除制度上的种种藩篱,并且探索公积金的更加科学、更加透明的管理方式,才是真正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