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 本报通讯员 连珏艳
4层半的小楼,亮黄色的墙,铁艺的阳台,白色的窗框……昨天傍晚,正是吃晚饭的时候,杭州拱墅区董家弄45幢前,62岁的陈荣娟目不转睛地盯着新房看。
这个地方,陈荣娟既熟悉,又陌生。
她在这里住了整整15年。在1年前,这里还是破旧不堪的危旧房,政府推行危旧房改善项目,她和52户邻居一起搬了出去。没想到,在外过渡一年之后,新房就拔地而起——作为杭州第一个完全拆除重建的危旧房改善项目,拱墅区董家弄45幢现正式竣工。
董家弄45幢53户居民们,终于盼来了漂亮的新家。他们将通过摇号抽签的方式选定住房,最快,本月底就能拿到钥匙。
两室一厅外加大飘窗 新家靓丽邻居羡慕
“啥时候搬啊?房子介漂亮的。”昨天,陈荣娟回来看新房,遇上附近的老邻居,大伙个个都羡慕,连声说着恭喜。
看看现在的董家弄45幢,4层半的楼房分为4个单元。一梯3户,每户的面积达到了48平方米。
走进一楼的一个边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外加一个大阳台,每个房间都有大大的窗户,其中还有一个是飘窗。“以后,我还可以在飘窗上摆些花花草草。”陈荣娟已经开始想着住进新房的新生活了。
“在危旧房改善中,我们充分征求了居民的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发现以往综合维修和拼接的方式并不能彻底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考虑到董家弄45幢占地面积并不小,推倒重建是完全可行并能彻底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的,所以最后采用了这个方式。”拱墅区危旧房改善管理办公室主任富荣欣表示,考虑到居民的实际使用需要,新建好的房子户型设计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另外,工程还采用了多项节能措施,比如外窗采用具有良好密封性和隔热性的中空玻璃,墙体采用空心砖等等。
老房子怕失火 窗户边常年放着逃生绳
在竣工的楼房里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地瞧了一遍又一遍,陈荣娟一个劲地笑着。
陈荣娟在董家弄45幢住了15年。
董家弄45幢原先究竟是什么样的?陈荣娟这样给记者形容,“50年代木结构,两层的筒子楼,挤了53户人家,我们家31方,已经属于户型大的了,最小的只有10多个平方,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一个楼梯上去就是过道,连大白天掏钥匙开门都看不见。”
在老房子里住,陈荣娟家的窗口常年放着一条绳索,这是怕房子着火逃生用的,因为曾经的一次火灾让她心有余悸。“幸好火不大,扑灭及时,可还是慌啊。木结构的老房子,大伙烧菜做饭都在过道里,没有消防通道不说,还到处是外搭出来的棚架,老伴还跟我开玩笑,说就算拉着绳子跳下去了,怕也是没地方落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女儿成家了,可是也没房子,于是女婿跟着住进了这个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后来外孙女也出世了,这个原本就已经狭小的小房里更拥挤了。
晚上搭床,早上拆床 “乾坤大挪移” 曾经每天上演
董家弄45幢“长老”级人物,66岁的徐关顺在这里住了40多年,两个儿子也在这里出生长大,直到他们结婚才贷款买房子搬出了筒子楼。
听说新房子竣工了,昨天,徐关顺和小儿子徐勇军特地赶过来瞧瞧。
说起以前一家四口挤30多平方米的房子,徐关顺说多亏家里的两个“起早铺”。所谓的“起早铺”就是两张钢丝床,晚上搭起来两个儿子睡,早上收掉腾空间。加上吃饭的桌子收收搭搭,这一家子每天都要上演“乾坤大挪移”。
后来儿子们渐渐长大了,帘子一拉隔开的日子越来越别扭。怎么办?徐关顺也学着其他住户的样,违章搭出了一个两三平方米的小隔间。“原本打算作厨房的,后来就让儿子睡里头了。”